课件编号11791275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二(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7522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材,25张,必修,生物,高一,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 融合遗传 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 融合遗传不成立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海因策道夫村,毕业于奥尔米茨大学,遗传学家。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定律。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②豌豆植株还具有许多具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①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 ③豌豆植株的花较大,便于实验操作。 ④豌豆的种子较多,便于对后代进行统计分析。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 待去雄花的雄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物的的花粉 将采集到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人工异花传粉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矮茎 高茎 × P F1 高茎 × F2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2.84:1 277(矮) 787(高) 茎的高度 F2的比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性状 2.82:1 152(黄色) 428(绿色) 豆荚颜色 2.95:1 299(不饱满) 882(饱满) 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绿色) 6022(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白色) 705(灰色) 种皮的颜色 3.14:1 207(茎顶) 651(叶腋) 花的位置 2.96:1 1850(皱缩) 5474(圆滑) 种子的形状 P F1 F2 Fn ×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子n代 杂交 自交 认识各个字母的含义 ×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F1中为什么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 为什么F2中又出现了矮茎植株呢?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吗?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人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演绎推理 配子 DD × dd 高茎 矮茎 P D d Dd F1 高茎 Dd × D d DD Dd Dd dd D d 配子 F2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 2 : 1 Dd F1 高茎 高茎 1、在F2高茎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杂合子的概率为___. 2、在F2中,高茎占的概率为___, 杂合子占的概率为___,隐性纯合子占的概率为___. 3、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显:隐=3:1,则亲代一定是 ,基因型为 1/3 2/3 3/4 1/2 1/4 杂合子 Aa 4、若亲代都为显性,后代出现隐性则双亲基因型为 Aa×Aa 雌雄生殖器官(精巢、卵巢) 确保D:d=1:1 探究·实践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 两个小桶代表什么? 2 、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3 、为什么两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都是10个? 代表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 数量可以不相等,因为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 (1)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桶,是为了确保不同种类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