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03006

历史必修下(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3325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必修,高一,学期,期末,检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基础卷) (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在农业文明时代,美索不达米亚人 将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为冷酷无情的恶神,埃及人却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发展模式 C.社会发展程度 D.民族文化传统 【答案】A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农业文明时代,西亚人 与埃及人对洪水之神的态度之所以形成鲜明的差异,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的。两河流域的不定期泛滥给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破坏和不便,因而被视为恶神;而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并推动了埃及农业生产的发展,故被视为喜神,A选项正确;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程度及民族文化传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CD选项排除。故选A。 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 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答案】C 【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 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3.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可追溯到 公元4世纪后半期的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800年左右查理大帝颁布庄园敕令,此后庄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下对于西欧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依靠自给自足 B.拥有一定地产 C.农民无偿劳动 D.司法相对独立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 园建立的基础就是庄园主拥有相当规模的地产,在庄园内,领主拥有司法、行政等权力,相对独立,在庄园经济下,庄园主和农民自给自足,并且农民通过服劳役向庄园主换取份地,自耕自收,并不是无偿劳动,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错误。2·1·c·n·j·y 4.历史活动课上,老师安排学生搜集了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发展及市民阶级的扩大、庄园经济和大学的兴起等知识,那么本节历史活动课活动的主题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C.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D.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 【答案】D 【详解】大化改新是封建时代的亚洲有关,西欧 城市的发展及市民阶级的扩大、庄园经济和大学的兴起等都与封建时代的欧洲有关,所以主题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故选D;这些知识都是封建时代,不是人类文明的开端,排除A;庄园经济与城市无关,排除B;庄园经济和大学的兴起等都与改革无关,排除C。2-1-c-n-j-y 5.非洲歌舞一般在旷野进行,在“舞厅”四 周燃起篝火,随着鼓声“咚咚”,伴着唱歌,男男女女按着鼓点的节奏起舞。歌舞经常通宵达旦,跳得如痴如醉,大汗淋漓。由此可知非洲歌舞 A.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B.贯穿天人合一思想 C.呈现大众文化特征 D.具有强烈非洲个性 【答案】D 【详解】根据“燃起篝火”、“男男女女 按着鼓点的节奏起舞。歌舞经常通宵达旦,跳得如痴如醉,大汗淋漓”可知非洲的歌舞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征,这是强烈的非洲个性的体现,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非洲歌舞的特征,并不能说明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更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排除AB;大众文化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21·世纪*教育网 6.1493年,罗马教皇作出仲裁,划出一条 分界线,该线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