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07437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 《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课件55张)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024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55张,课件,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上册,必修
  • cover
(课件网) 喜看稻菽 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袁隆平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一、识作者 著名记者———沈英甲 沈英甲(1948—)笔名佳英、英佳,吉林辉南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知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困境。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①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奖后,沈英甲写的一篇关于袁隆平先进事迹的人物报道。 三、文体: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 通讯是除消息外最常用的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按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 通讯按形式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 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一篇优秀的通讯都能缩写成一篇消息。 所以,简单地说,通讯就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人物通讯 反映新闻人物为对象的通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的特点有“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 “过程线”: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来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 什么样的人物容易被写成人物通讯呢? 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对人民有贡献的普通人 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 ①传记式: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②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的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 ③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人物通讯表现人物常用的手法 ①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显示人物的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