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13000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卷9(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2491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教师,学生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卷9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家在微观领域发现了“电子偶素”这一现象.所谓“电子偶素”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类比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可知:两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可能轨道半径的取值是不连续的,所以“电子偶素”系统对应的能量状态能级也是不连续的.若规定两电子相距无限远时该系统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该系统的最低能量值为,称为“电子偶素”的基态,基态对应的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大小均为e,静电力常量为k,普朗克常量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偶素”系统处于基态时,一个电子运动的动能为 B.“电子偶素”系统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发生能级跃迁后,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增大 C.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D.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的最小频率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跃迁理论,能量子,电子偶数能量等于两个电子动能和电势能之和,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电子的动能,通过求出“电子偶数”的最大频率和最小波长. 考查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作用为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知道系统的能量是动能与电势能之和. A.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正、负电子的距离为2r, “电子偶素”系统处于基态时, 一个电子运动的动能,故A正确; B.“电子偶素”系统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发生能级跃迁后,电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动能减小,故B错误; CD.根据光子说,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偶素”系统向外辐射光子的最小频率应小于,即最大频率为, 最小波长为,故CD错误; 故选:A。 2.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主任医师王贵强在2020年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论轻重症,早期的氧疗都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疾病的发展。现有一个容积为400L的医用氧气罐,内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为15MPa,为了使用方便,用一批相同规格的小型氧气瓶瓶内视为真空进行分装,发现恰好能装满40个小氧气瓶,分装完成后原医用氧气罐及每个小氧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均为3MPa,不考虑分装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抽气过程中的漏气问题,则每个小氧气瓶的容积为( ) A.20L B.40L C.50L D.60L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玻意耳定律,关键时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恒质量问题,注意氧气罐内留有气体即可。 氧气在分装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得压强变为3MPa时的体积,注意氧气罐内留有400L的气体,即可求得小氧气瓶的体积。 把氧气罐内的气体作为整体,在分装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则初态:, 末态:,?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每个小氧气瓶的容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着陆,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为了节省燃料、保证返回器的安全,也为之后的载人登月返回做准备,返回器采用了半弹道跳跃返回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返回器先后经历两次“再入段”,利用大气层减速.返回器第一次再入过程中,除受到大气阻力外还会受到垂直速度方向的大气升力作用,使其能再次跳跃到距地面高度以上的大气层,做一段跳跃飞行后,又再次进入距地面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使再入速度达到安全着陆的要求.这一返回过程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返回器飞行中质量的变化,从以上给出的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