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 1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曾跟东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 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自主探讨:看书以下问题,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 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层层提问,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及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展示教材中图 6—2、图 6—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让学生观看图6-6,认识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学生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小结: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西欧各国鼓励科学研究讨论 ○让学生提前收集拿破仑重视教育和科技的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 ○教师可进一步补充拿破仑将“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军旗授予巴黎理工学校,以及他的名言“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从中让学生体会法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2.实验室、大学及科学学会的教学建议 ○比较图6-7与6-8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16世纪的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19世纪的实验室则宽敞明亮,实验仪器精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然后从大学的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引入工业革命时期的几所大学。重点应放在大学的科学课程设置上,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当时注重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15世纪的巴黎大学专业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而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