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35301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宋代的“济南之光”(二)专项复习讲义+试题(素材)(含答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424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素材,试题,讲义,复习,专项,统编
  • cover
第十 讲宋代的“济南之光”(二) 入门考: 根据提示填空: 李清照_____(朝代)女词人,_____词派代表人物,号_____,有_____之称。与辛 弃疾并称“_____”。 二、诗词填空: _____,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_____。 《夏日绝句》 争渡,争渡,_____。《如梦令》 知否,知否?_____。《如梦令》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醉花阴》 讲义: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李清照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主要作品: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代表作有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诗作《夏日绝句》等。 名门闺秀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郓周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少女时期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在赏花醉酒之余,也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年华感到惋惜,字里行间中也间接反映出她那种及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 幸福的初婚生活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赵结为百年之好,时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他们的婚姻一直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陡生波折 元祐党事件李格非被牵连 蔡京当政,赵挺之倒台 赵李返回老家青州 青州十年的神仙眷侣生涯 蔡京下台,赵明诚重返仕途 李赵二人情感发生变化 夫妻感情发生变化 蔡京倒台后,赵明诚再一次出仕离开青州,辗转多地,李清照独自留在青州。这一时期,其作品中流露出寂寞冷清空虚的情感,夫妻感情跌至谷底。 国难当头———靖康之变” 宋王朝经过167年的和平繁荣之后,而此时的北宋王朝正面临着灭顶之灾。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 金人抢夺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 失家之后,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情感弥合,国家巨变 山东受到战火侵袭,转运金石文物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 赵明诚江宁奔丧,迁移文物十五车; 李清照留守青州,料理余物等待开春。 青州遭逢兵变,所余文物悉数被毁 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金石录后序》  赵明诚在蔡襄《赵氏神妙帖》跋当中说,这本《神妙帖》字帖是当初自己在东京的时候花了二十万买的,那么兵变发生之后,青州家中所有的物品包括文物全都荡然无存,只有我的老妻独自携带着这幅字画逃了出来,她刚刚逃出来乘船南下过镇江的时候,又遇到强盗抢掠,她依然怀抱着这幅字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