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40200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 11.1.2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8523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1-2022,视频,内嵌,PPT,15张,条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二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学海风暴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新课导入 关注:工业用盐中毒事件 为什么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盐类物质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新课讲解 一、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金属反应: 金属+盐(溶液) → 新盐+新金属 Fe+CuSO4=Cu+FeSO4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新课讲解 2、 与酸反应: 酸+盐→ 新酸+新盐 (1)生成不稳定性酸放出气体: CaCO3+2HCl=CaCl2+H2O+CO2↑ (2)生成难溶性盐: AgNO3+HCl=AgCl↓+HNO3 3、 与碱反应: 碱(可溶)+盐(可溶)→ 新碱+新盐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2CO3+Ca(OH)2=CaCO3↓+2NaOH 4、 盐和盐反应: 盐(可溶)+另一种盐(可溶)→ 新盐+新盐 AgNO3+NaCl=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反应类型均为复分解反应, 其中“碱+盐”、“盐+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 新课讲解 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呢?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定义 AB+CD=AD+CB 表达式 物质在发生复分解反应时,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不变。 性质 物质中的离子相互结合的过程。 微观 实质 新课讲解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请观察以下实验,分析现象和原因。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浅蓝色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BaCl2=CuCl2+BaSO4↓ 新课讲解 结论: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新课讲解【总结】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的类别反应物条件生成物条件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碱+盐→新碱+新盐盐+盐→新盐+新盐酸和碱一般都能发生反应酸必须可溶,盐除碳酸盐外都必须可溶碱和盐两者都必须可溶盐和盐两者都必须可溶至少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一条:①有沉淀;②有气体;③有水生成。 新课讲解 生成盐的化学反应 金属 盐 盐 酸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酸 碱 碱 碱 盐 盐 盐 【思考】写出生成MgCl2的反应(原料任选)。 Mg+2HCl=MgCl2+H2↑ Mg+CuCl2=MgCl2+Cu MgO+2HCl=MgCl2+H2O Mg(OH)2+2HCl=MgCl2+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MgSO4+BaCl2=MgCl2+BaSO4↓ 归纳小结 1、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能不同,因此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2、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1、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常将其转化为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 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二氧化锰 B.石灰水 C.盐酸 D.氯化钠 强化训练 D 【解析】 A、加入二氧化锰时,二氧化锰做了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因此过碳酸钠晶体失效; B、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过碳酸钠晶体失效;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过碳酸钠晶体失效; D、氯化钠与Na2CO3和H2O2都不反应,因此过碳酸钠晶体不失效。 强化训练 2、如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 A.KNO3 B.H2SO4 C.BaCl2 D.NaOH C 【解析】 A、KNO3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无白色沉淀生成,故不合题意; B、H2SO4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无白色沉淀,与Na2SO4不反应,故不符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