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80588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一 分数加减法-折纸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300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
  • cover
一、分数加减法 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个情境呈现:在“折纸”的操作活动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有限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折纸 2 星期日的安排 1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 练习一 1 折纸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内容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引导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折纸”中的教学情境图,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如: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 2、提问: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探究+ (1)师:这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能直接相加吗?谁先估计一下他们的和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2)小组内讨论并动手操作:该如何计算+的结果 (3)全班交流,组织汇报。 可能会出现一下结果: 我们是用折纸的方法研究的,+=,指名上台展示研究的过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们的方法是先通分。指名上台讲解解题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因为以前学过通分,也学过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所以就想可不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计算) 我们是先把他们化成小数然后再相加,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先肯定这些方法都很好,再找同学说说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通分是一种最简单、最通用的方法。如:计算+,用折纸或化成小数都不太方便。 2、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师巡视怎么计算,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总结算法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 指名回答后,师作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尝试练习 + - 指名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三、巩固提高,拓展练习 1、第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共同订正。 2、第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