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883866

辽海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 为文学故事画插图

日期:2025-11-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9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辽海,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课
  • cover
为文学故事画插图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很多童话、寓言故事,在此基础上会很有兴趣的学习。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插图的形式美感。   2、初步学习插图的基本要点及文学作品的关系,并学习为作品配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重点:学习画插图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为一篇童话或寓言配插图。 学具准备:水彩笔、蜡笔、水粉用具。 教具准备:欣赏用的插图作品及步骤图。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导言后板书课题:《为童话、寓言配画》。 三、讲授新课 1、 欣赏插图作品。 (1)分析插图作品的作用。 对文学作品内容,做形象的说明,并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2)分析插图与正文的关系。 请学生选熟悉的文学作品看插图是怎样表现内容的? 插图是用形象表现出作品中的典型、主要情节及形象,目的是使读者更便于、更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作者在创作插图时,既要尊重原文作品,同时还要发挥视觉艺术的特有功能,把文学作品再创作,使插图案不时单独的图解,而是要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比如《猪八戒吃西瓜》表现的是猪八戒找到了一个西瓜,但贪嘴使他不顾别人,悄悄将西瓜切成四份,本想先把自己那份吃完,再将余下的拿回去给唐僧等师徒三人分享。但还没等第一块吃完,又咬上了第二块,那么第三块、第四块的命运如何呢?不言而喻。插图作者精心表现了猪八戒吃西瓜的动态,决不是吃完一块就罢休的。再有没有啃完就扔在地上的第一块西瓜,也表现了猪八戒是急忙“抢”吃的思想活动。这样插图作者,不但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还把西瓜的刚才、现在和未来都表现了出来,让读者去品味。 2、 分析为童话、寓言配画的要点。 根据上面的欣赏看出配画、画插图的要领是什么。 要配好画、创作好插图,首先要熟读文学作品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刻的感受,然后再用形象表现出作品中的典型、主要情节及形象。 3、作业步骤: (1)熟读课文,选出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并拟出标题。 (2)用铅笔定位:定出天空与地面线、室内墙壁与地面线, 并用基本形定出主要的景和物。 (3)定人的位置:用铅笔将画面人物头的基本形,按人物的大小、高矮、前后顶于画面。 (4)定稿:可直接用水彩笔画稿 四、学生作画 教师辅导 辅导学生定主要情节、构思、定位。 五、课堂小结 选情节典型,并有所创造的作业讲评。鼓励有进步的学生作 业,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指出画稿中存在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 1、 分析作品中颜色的运用。 在运用色彩上,一般是按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熟悉的方法。比 如《金龙崖》是一个描写湘西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民间传说故事。所以作者突出表现、夸张了民族服饰和民族、民间色彩。通幅大胆地使用了红色,又以群青色的鱼进行对比。顿时强烈的民族、民间气息突出出来,给人以艳丽、强烈的感觉,使人感受到少数民族的豪放、粗犷的性格。   《跟着夏夏的小黄叶》作者用了大胆的新的表现手法,带浪漫主义构思的手法,所以色彩表现手法也与构思手法相统一。作者以淡淡的铅笔线为轮廓,黄底色为秋天,浓淡错落的树叶充满画面,衣服和脸颊都是绿色,宛如树上一片叶,未来的秋天也不尽是黄色的世界,是绿色的。   《西游漫记》的作者借用了名著《西游记》的章回体裁、故事结构和主要人物进行故事新编,以古讽今,揭露旧社会的面貌。所以插图作者创作时,大胆想象,大胆夸张,使读者感到孙悟空又熟悉、又新颖。绚丽多变的色彩、装饰性极浓的线条和构图,又令观众获得了高度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