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精、合、练”教学设计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型:新授 课时:1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学会在极地投影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上的重要意义;知道北极和南极独特自然环境,并能分析其成因;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主思考,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对比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既可以清楚地表现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相似性,又能区分两极地区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保护两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极地探险和科考现状,感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 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范围,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难点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成因,在两极地区如何判别方向。 环节 主 备 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 北极地区位置: 以北,被亚洲、 、北美洲三大洲包围;2.南极地区包括 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 、 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3.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 和拉普人;目前,南极洲没有 。自学反馈: 1.学生介绍因纽特人; 2.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两极地区简图,并标注字母,学生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精讲点拨 具体内容:(详见附案) 一、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资源 1.矿产资源2.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3.动物资源:代表动物、其它动物、共有动物。二、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异同点(以表格形式呈现)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科学考察站、极昼极夜) 合作探究 讨论:1.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2.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多了?3.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当堂巩固 1.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关于长城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2.南极地区的特征与其别称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 自然资源“大仓库”B.大风 “风库” C.矿产丰富 “冰雪高原”D.寒冷 “白色荒漠”3.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南极洲 C.非洲 D.亚洲4.完成课本65页活动1、2、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还知道了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等,了解了这些,是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它,保护它。 作业布置 绩优学案绩优闯关; 板书设计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范围气候特征自然景观考察站代表动物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教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学:1、北极圈 欧洲 2、南极大陆 南太平洋 南大西洋3、因纽特人 常住人口讨论:1、南极洲原来在低纬度的植被茂盛地区,形成了厚厚的煤层,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漂移到了高纬度的南极地区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 2、海陆性质不同,南极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相对于陆地散热较慢,所以南极地区更冷;地势高低不同,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南极地区更冷;南极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对太阳的反射率极高,所以南极地区更冷。 3、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暖季和极昼时期,此时是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