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893577

辽海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1课 中国古代青铜器

日期:2025-05-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9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海,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1课
  • cover
中国古代青铜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铜鼎的知识,欣赏青铜鼎的造型和纹饰美。 2、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3、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造型和纹饰了解古代青铜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青铜鼎的纹饰,了解青铜鼎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课前准备:课件、青铜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课程中心“鼎”。 (1)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到“鼎”字,你能想到哪些有“鼎”的词语?(比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推敲起来,“鼎”字有显赫、尊贵、盛大等等这样一些意思。) 今天我们来说说青铜鼎,那这里的鼎到底是什么呢? (2)引出课题《青铜鼎》。 2、初识青铜鼎。 (1)虽然鼎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但是为什么这样的青铜器被称为“鼎”呢?(出示甲骨文“鼎”字作对比来分析介绍) 看着这件青铜鼎,盯着看,不要眨眼,然后再看看鼎的其它字体,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字称为象形字,像一个大肚子,上面有两只耳朵,下面长着腿,与其说是一个字,其实更像一幅画) (2)在词典中,鼎的作用是煮东西的,相当于现在的锅,有圆的也有方的,在考古挖掘出来的部分鼎的腹部和足部还有一些烟熏过的痕迹,可以证明这一点。 (3)一般我们把夏商周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是当时一种非常贵重的金属,大禹铸九鼎,后来鼎逐渐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与轻重反映了主人的地位与高低,权力的大小。 3、再识青铜鼎———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例 (1)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自1939年出土以来,它的身上就萦绕着重重谜团。(视频介绍司母戊) 提问:看完视频,面对这样一件东西,你想说什么? (学生作出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如:大小、 重量、纹饰 ) (2)造型(稳固、庄严、不可动摇、对于鼎的至贵至尊的观念) 最早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直接来源于陶器,在石器时代,因为生活的实践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陶器,这些陶器都是以实用为前提,后来才慢慢的开始对美的追求。这样的造型有什么讲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司母戊造型简介:司母戊是已知古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份量最重的器物。高133cm,口长110cm,宽78cm,重832.84公斤。主体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部下方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给人一种非常稳固、非常庄严、一种不可动摇的感受。 (3)纹饰(肃穆、神秘、恐怖) 如果说造型是为青铜器塑造了身体轮廓,那么纹饰就是青铜器华丽的服装。面对司母戊这样的一件艺术,你能发现它的华丽之处了吗?(小组讨论完成饕餮纹学习单,讲讲自己面对这样一个纹饰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以及你是怎么理解古人将这个图案设计在青铜鼎上的)视频介绍饕餮纹,并且教师进行小结。 我们在感受了古人的想法后,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同身受一下呢? (让学生以学习单为参考,可以根据饕餮纹来画一画,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根据古人以及自身的情感设计一个纹样。) 教师对青铜鼎的纹饰进行小结。 青铜器的装饰艺术,体现的是一种技术,一种信念,是时代精神的象征,从意识形态的意义上讲,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器物的造型。所以说纹饰是青铜器美丽的着装和语言,又是青铜器的灵魂。 4、回看青铜鼎。 到现在,再次面对这个大方鼎,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概括其艺术风格,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崇高壮美”。 5、拓展 在出土的几千件青铜鼎中,司母戊被称为是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除了这个大家伙,还有许多非常令人惊叹的器物,比如说这有个毛公鼎,也号称鼎中之最,它最在哪呢?这个同学们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 教学反思: 青铜器这一课,覆盖的范围很广,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显然是不能够面面俱到,因此就选取其中一个点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