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02091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认识分子 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995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物理,八年级,下册,10.1,认识,分子
  • cover
10.1 认识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 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及其直径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姿多彩,千奇百怪,例如: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水滴石穿”呢?厚厚的鞋底穿久了为什么底会越来越薄呢?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呢?当我们走近花园时又为什么能闻到花香呢?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在探究其原因。你是怎样想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分子”。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内容,想想人类是怎样认识分子的? 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 2.什么是“猜想”呢? 让学生阅读教材方框图:“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告诉学生猜想必须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乱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根据;对于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又要通过实验和实践去检验。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教材后,你认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分子的呢?提出过怎样的猜想呢?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作“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前,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就有研究和记载: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战国时期《中庸》也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探究点二:什么是分子 1.分子概念的来源: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后的两千多年中,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和实验。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称为“分子”,而且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的概念: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3.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体,无论它们的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探究点三:分子的大小 分子非常的小,肉眼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么分子到底有多小,我们又如何去测定分子的大小呢? 1.观察微小物质的方法———显微镜。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必须采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离子显微镜。 多媒体展示:离子显微镜下的硅表面硅原子的排列。 只要从放大的图中得到放大后的硅原子的直径,再除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可以得到硅原子的直径。这是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 2.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测量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提问:这里一颗绿豆,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测量它的直径? 可能的方法:游标卡尺测量、100颗绿豆排列成直线测总长度再取平均值等。 设疑:绿豆毕竟还比较大,如果是沙子呢?而分子更小,又该如何? 介绍放大法:将绿豆彼此靠紧排列,没有重叠,此时根据柱体公式V=S·h,h就是绿豆直径,体积可用量筒读出,面积可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