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04219

辽海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泥塑人物

日期:2025-10-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676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海,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8课
  • cover
课 题:第8课 泥塑人物 课 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学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教学方法:讲授、自主探究,直观演示法 教师教具: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学具: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一、组织阶段: 组织学生有序摆放好美术用具,方便取用。 二、引导阶段: 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导入本课。  三、发展阶段: 1.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教材上作品《放羊》、《采蘑菇》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2.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3.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泥塑步骤: 构思设计 捏出大体形 细节刻画 整理装饰 四、实践阶段:   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