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10516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8122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连续
  • cover
(课件网) 中考复习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怎么指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问题探究 1.文字类(说明性、议论性、新闻性、应用文) 2.图画类( 图画、漫画) 3.图表类(图表 地图 示意图) 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型 (不考) 中考试题回顾———说明文阅读 年度 题目 题型 分值 2018 《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数然对立的观点》 问答题:概括内容、说明语言、说明方法 10分 2019 《细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之一》 问答题:概括内容、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的特点 10分 2020 《拯救珊瑚》 问答题:概括内容、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的特点 10分 2021 《天问一号》 问答题:说明方法(下定义)及作用、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语言 10分 2021二诊 《老字号》 问答题:概括内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 10分 2022一诊 《保护“非遗”(油纸伞)》 问答题: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问题探究 10分 年度 材料 题型 分值 2018 围绕“绽放青春”活动,图文转换和写颁奖词 问答题 8分 2019 围绕“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主题活动,图文转换、邀请函修改 问答题 8分 2020 围绕“诚信”主题活动,图文转换、宣传标语 问答题 8分 2021 围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撰写推荐词(修辞)、修改通知 问答题 8分 2021二诊 围绕“网络文学”活动,图文结合、概括内容、问题探究 问答题 10分 2022一诊 围绕“人口变化”活动,图表结合、概括内容、问题探究 问答题 10分 中考试题回顾———综合性学习 考题类型 一、信息概括 提取信息、概括 图文转换 二、问题探究 结论:特征 行动:感受、建议、启示 、颁奖词、推荐词、标语…… 一、信息概括 (提取信息、概括 图文转换) (一)设问方式: 1. 阅读文本,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图文,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二)答题策略: 1.审读题干,确定范围; 2.抓关键词,提取信息; 3.分点作答,归纳概括。 指导策略 (三)真题演练 例一:文字类 例二:图表类 例三:图文类 例一 : 文字类———《天问一号》 答题策略: (1)审读题干,确定范围; (2)抓关键词,提取信息; (3)分点作答,归纳概括。 1. 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3分) ①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少,同时充满尘埃;②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0C,夜晚可达低至1320C,平均-570C,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③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大。 例二: 图表类———关于“阅读”的非连续文本 提取信息方法: (1)关注表头,明确核心内容 (2)细审项目,找准解说对象 (3)比较数据,发现规律特点 A.不出现具体数字、分数、小数、百分数,用相对应的文字代替; B.数字只出现趋势(越来越……)、“最”值(最大或最小)、比较关系(a比b……)。 (4)寻找关系,叠加得出结论(并列、因果等) 例二:关于“阅读”的非连续文本 2.分析《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及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3分) 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 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 图表组合 51.6%纸质图书阅读 1.0%从网上下载并打印阅读 3.8%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9.8%网络在线阅读 33.8%手机阅读 折 线 图 饼状 图 (1)关注表头,明确核心内容 (2)细审项目,找准解说对象 (3)比较数据,发现规律特点 折线图—看总趋势,上升下降持平 比较夹角,总结升降快慢 饼状图—看清占比,着眼大块多数 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