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12243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共7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2856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变异,PPT,75张,进化,育种,二轮
  • cover
(课件网) 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 网络建构 1. 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  )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  ) (3)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  ) [解析] (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配子中,可以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 (3)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 × × 基础速查拾遗 (4)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 (5)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 (6)由二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都是不育的。 (  ) [解析] (4)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可能属于基因突变,但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5)非同源染色体中某片段的移接也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6)蜂王是二倍体,其卵细胞形成的雄蜂是单倍体,可育。 × × × 基础速查拾遗 (7)单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8)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 (9)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  ) (10)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  ) [解析] (7)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 (8)单倍体植株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 (9)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10)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 × × × 基础速查拾遗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环境,植物会产生抗寒性变异。 (  ) (2)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3)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在进化。 (  ) 基础速查拾遗 [解析] (1)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变异是不定向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 (4)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 (5)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 (6)共同进化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 基础速查拾遗 [解析] (4)外来物种入侵后会与本地物种建立捕食或竞争等关系,改变本地物种生存环境,因此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 (5)自然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个体存活率高,并有更多机会产下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升高,可见,一般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6)共同进化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 × (7)“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  ) (8)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越强。(  ) 基础速查拾遗 [解析] (7)“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发展。 (8)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比原来物种的适应能力强。 √ × 3. 细读教材,查缺补漏 (1)若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教材必修2 P80问题探讨)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教材必修2 P81) (3)镰刀型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