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0.多姿多彩的塔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 教育部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6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要形成学生基本素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视觉、触觉审美体验体验,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态度。注重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理论依据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教育部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与二年级上册《千姿百态的桥》、四年级上册《画牌楼》、四年级下册《北京的城楼》以及六年级下册《泥塑———古建筑》同为表现我国特色建筑、渗透传统文化的课业内容,形成一个纵向的知识体系。本课延续《画古树》等课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知识表达事物、表达情感,使学生通过造型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我国多姿多彩的塔的形象,唤起创作的欲望。学生情况:1.三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这个学段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阶段,游戏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采取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建筑形式,因此这节课可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缺乏对生活中塔的观察,对如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多姿多彩的塔,如何构图更有情趣,这些知识和能力十分缺乏,就要靠老师的引导和演示来解决。3.三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绘画能力比较强,在本课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教学方式:体验式、探究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受,看一看、演一演,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多姿多彩塔的形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不同姿态的塔,利用范画白板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技术准备:教学课件、交互白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1.知识:初步了解古塔的相关文化,学习简单的古塔方面知识。2.技能: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古塔的形态结构特点。3.情感:感受古塔多姿多彩的美,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古塔的建筑特色,感受其多姿多彩的美。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并表现古塔的形式特点。教学难点: 把握古塔整体造型的同时,进行细部特征的表现。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猜谜语 头戴尖尖僧帽, 身穿八角龙袍。 四面无依无靠, 狂风吹它不倒。 2.塔有许多种,请看屏幕,造型不同、颜色不同、材料不同,请用一个词形容塔。 板书:多姿多彩的塔二、探究: 1.塔的文化知识(1)资料搜索: 第一题:塔起源于哪个国家?印度———桑奇大塔 第二题:塔在什么时期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