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小马过河》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 棚、驮、磨、坊、挡、伯、浅、刻、突、叹、唉、试、蹄、既”等15个生字,会写“愿、意、麦、该、伯、刻、突、掉”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通过朗读课文,掌握故事主要情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 理解文中老牛、松鼠的说法不同的原因,从而体会文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猜谜语,看谁猜的最快最准。出示: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谜底:马。2、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马”的小故事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关于“马”的故事。3、板书课题,齐读。 与学生互动齐读课题《小马过河》 谜语导入吸引兴趣。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péng tuó mò fáng dǎng bó qiǎn 棚 驮 磨 坊 挡 伯 浅 kè tū tàn ài shì tí jì 刻 突 叹 唉 试 蹄 既指名认读,相机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4)课件出示相应词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5)认读多音 fāng(坊间)(牌坊) 坊 fáng(磨坊)(染坊)(6)检查生字:摘星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走进作者彭文席,浙江瑞安人。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后,长期当中小学教师。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寓言 《云》《 罂粟花》等,《牛虻和牛虱》获全国寓言学会金光寓言奖。《 小马过河》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这篇课文主要讲是小马要帮妈妈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在途中遇到了一条河,小马不知道河水深浅,牛伯伯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只能回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亲自试一试。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愿 意 麦 该 伯 刻 突 掉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认读生字(2)减一减:生字去掉偏旁“愿”减“心”是“原”。“伯”减“亻”是“白”。“突”减“ 穴”是“犬”。“掉”减“ 扌”是“卓”。(2)换一换:生字换偏旁变新字“该”-“讠”+“子”是“孩”。“伯”-“亻”+“扌”是“拍”。“突”-“穴”+“亻”是“伏”。“掉”-“扌”+“纟”是“绰”。“刻”-“刂”+“讠”是“该”。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愿、意、麦、该、伯、刻、突、掉”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愿音序:Y 偏旁:心结构:左上包围书写指导:注意包围结构里边字体的书写要协调。组词:愿意 心愿 造句:我愿意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活。出示生字:意音序:Y偏旁:心结构:上中下书写指导:注意上中下结构字体的占格要协调。组词:心意 意思造句: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