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缤纷的风筝教案 [教学内容简析]: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南通的风筝又叫“板鹞”,因其放飞时声音洪亮响彻云霄而闻名于世,与北京、天津、潍坊的风筝并称为四大流派。 [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这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也很强,但对形和色的搭配组合能力却有限,缺乏运用不同废旧材料综合地进行个性化表现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来历及演变过程、现代风筝的应用及风筝的飞行原理。通过制作风筝掌握传统风筝制作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一只风筝,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及小组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并通过风筝放飞比赛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来历及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过程(如何绘制风筝) [教学准备]: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绘画工具、白风筝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猜一猜,这是什么? ———风筝 【评析】通过谜语引出课题,以这种民间游戏的形式开始新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符合了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 欣赏与思考(欣赏图片) (一)多媒体展示风筝图片,了解风筝文化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大约距今2000年,在战国时期出现,当时是木制的,所有成为“木鸢”(鸢Yuan是一种老鹰),因其形状而得名。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明,改为用纸做,于是产生了“纸鸢”。 早期的风筝并非用于娱乐,而是用于军事。公元前200年,韩信等合谋反汉。想挖地道至未央宫,为了测量未央宫的距离,韩信找人做了一只风筝,一边放线一边计量线长,将风筝飞到未央宫上空,从而测量其间的距离。唐代以后开始演变为玩具,有人在纸鸢上安装一种竹弦,纸鸢放飞空中以后,凭借空中强大的风力,竹弦发出如弹拨乐器古筝般的声音,于是便得“风筝”之名。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流派: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四川风筝。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介绍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十三届。2006年,潍坊风筝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图片及提问的方式介绍传统风筝从结构上一般分平面式、串式和桶式三大类别。风筝的绘制工艺有手绘、木版彩印、工笔重彩、色彩平贴等。题材内容多以吉祥动物、戏曲和年画中的传统故事为主。 观察风筝图片,发现风筝的特点(形状多样、结构对称、色彩鲜明等) (二)共同探讨(图片、实物欣赏),解决重点。 师:(展示问题:风筝的图案、色彩、结构的有哪些特点?) 1、传统风筝 造型 图案 色彩 类别 师生共同总结: 1、结构左右对称 2、多采用传统纹样 3、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色块大 三、师生合作,解决重点。 风筝的绘制过程 1、扎--扎骨架 2、糊--糊纸面 3、绘--画图案,涂色彩。(因为课堂容量大,老师事先就准备了半成品的白风筝,师范如何绘制风筝) 4、放--放飞梦想户外活动(第二、三课时评选完成后进行) 关于“绘”艺,一定要注意: 鲜艳、对比强烈、色块大 四、风筝作品欣赏(包括部分学生作品) 五、出示作业要求,提出风筝设计制作放飞竞赛 要求: 1.结构合理、造型别致,特征鲜明。 2.图案美观,最好具有一定寓意。 3.用色鲜艳,对比强烈,色块大。 六、布置第后面课时相关事宜 学生全员大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建议。 “放飞梦想”七年级学生风筝制作暨放飞比赛 流程: 提前给各班发放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