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43901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专练复习—专题专练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408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专练,中考,检验,答案,鉴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专练复习 专题专练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闻气味 2.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3. 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BaCl2溶液 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4.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 A.HCl、Na2SO4 B.NaCl、HNO3 C.HNO3、Ba(NO3)2 D.NaCl、NaOH 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Na2CO3、H2SO4、BaCl2、NaCl B.Na2CO3、NaCl、Na2SO4、Ba(OH)2 C.H2SO4、NaOH、BaCl2、CuCl2 D.NaOH、Ba(NO3)2、NaCl、MgSO4 6.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7.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量取9ml水 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 B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C 鉴别蔗糖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8. 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为确定其中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甲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③向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并伴随实验现象乙;④为确定粉末组成,该实验小组另取粉末若干,进行如下实验,并测得固体B中含15g氯元素: 则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 B.实验现象乙可能是无色溶液变红 C.该未知粉末的组成有2种 D.溶液A中一定不含Ca2+ 9. 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 10. 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1)  ; (2)  ; (3)  。 11.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   。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