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47087

浙美版(201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墙(表格式)

日期:2025-03-3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699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版,2012,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cover
《 墙 》 一、教学目标 重点:了解墙的形状、构造,能用泥塑的形式加以表现。 难点:能理解墙的构造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设计出有创意的墙。 二、重难点 初步了解墙的形状、构造,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通过动手尝试、教师示范、探究活动等,将墙的形状与点线面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一面稳固、独特的墙。 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江美术-出卷网-《美术》第7册第3课,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材选取了许多生活中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墙,主要安排了“生活中墙的欣赏”、“不同形状墙的塑造”、“心目中墙的设计”三个板块。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墙形状和构造,能够动手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墙,从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墙》是本册“造型·表现”模块中的第二节,在第一节雕刻的基础上提出了立体塑造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承前启后,使学生在掌握捏、塑特性的基础上,对造型具备一定的塑造能力,为接下来开展“家乡的古塔”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前准备 (生) 彩陶泥、泥塑工具 (师) 课件、示范陶泥作品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老师出示一块砖头,让孩子摸一摸,猜一猜砖头的来历。 播放墙的视频。 导出课题《墙》。让孩子们用触觉来感知本节课要制作的材料。 用视觉来观赏本节课的内容。二、欣赏感知出示PPT图片欣赏身边常见的墙, 一边欣赏教师一边介绍, 江南长城、紫阳古街、布达拉宫等。生活中的墙无处不在,从身边的墙唤起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用墙字来分析结合文字“墙”,用拆字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墙的材质、墙的作用、墙的造型。墙的材质:土墙的作用:根据刚才图片来解说墙的造型:回3、你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制作的墙 欣赏PPT里不同材质的墙, 体会不同材质墙带来的感受。拓展孩子的视眼。三、深入感知视频欣赏徽式建筑墙马鞍墙了解马鞍墙的名字由来及特点 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墙,通体白色,墙顶为素雅深色,它墙体呈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由中国最有特色的马鞍墙作为本课深入的内容,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3、马鞍墙由哪些结构组成结构:墙顶、飞檐、墙身、墙角 马鞍墙是由灰石块的墙脚,白色素雅的墙身以及黑瓦的墙顶所组成,此外,在墙顶的飞檐处镶嵌着寓意平安的神兽。使得它别具美感傲然于江南的建筑史中!4、马鞍墙的造型正面:飞檐呈两翼对称分布且不超过墙顶的最高处 侧面:它是由曲线的墙体组成,不仅在造型上更加灵动,而且更具防火防风的功能 细节:墙头的细节处来看,灰雕彩绘是由卷草纹以及生活中的物品,如花瓶,所组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吉祥的夙愿! 四、掌握技能教师示范制作马鞍墙,边做边讲解揉、捏、压等陶泥制作方式。 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示范学习制作的手法。五、学生作业要求:运用陶泥完成一面稳固的马鞍墙。 提示:选取任一角度和细节部分来塑造马鞍墙。 呈现:以小组为单位,将做好的马鞍墙拼成一幅画面。用学习单小组合作模式分工明确,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制作。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六、展示评价学生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拼成一幅画面后摆放在一起,就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城了! 让孩子们用美术语言点评这节课的作品,相互交流。当孩子们发现每个组的作品放一起后不同的效果后都非常的开心。七、课后拓展孩子们可以用手机、相机等寻找拍摄生活中有特色的墙。 (九龙壁、涂鸦村的墙、花墙等等)利用多媒体去寻找生活中的美,提高孩子的美术素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