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49343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美丽的黄昏》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6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美丽的黄昏
  • cover
《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的音域仅六度,开始的4小节是全曲的主要素材,由do、re、mi、fa四个音组成,第5、6小节是第3、4小节的完全重复,主要节奏型“×-×▏×××”,轻盈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6小节的上方三度的模进,第三乐句6小节是歌曲大调主音do的六次重复。由于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当二部轮唱时,二个声部非常和谐协调,歌曲通过简炼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 设计理念: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轮唱歌曲,但同时这首歌在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同时,这首歌的位置对于整个教材来说,又是对合唱教学的一个承上启下,所以上好这一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原则与理念,我认为首先,我们的教学该让学生学得自主,充分发挥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独唱、齐唱等技能;其次,让学生学得有趣;将新的演唱形式融于互动参与中;第三,让学生掌握得深刻,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有所学、有所记、并有所忆。 学情分析: 因为《美丽的黄昏》是新教材中第一首要求进行轮唱的歌曲,学生之前未接触过二部轮唱,是一个新事物,如果不具备很高的音乐素质,二部轮唱很难施行。面对音乐基本素质不是很好的学生,我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感受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与音乐”———黄昏的钟声,在美妙的歌声中提高审美情趣。 (2) 技能目标:能够有意识地参与轮唱,并且在轮唱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树立良好的声部概念,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3)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听钢琴、听教师范唱、听同学模唱、听录音演绎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对比的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在参与中聆听,在聆听中修正自己的表现。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表情地用轮唱表现黄昏中钟声的缥缈与美妙。 教学难点:二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太阳是刚升起还是下山了?让学生听听教师弹奏下行音乐,引导学生说出“黄昏”“教堂” 2、你能模仿教堂的钟声吗?引导学生读出钟声的节奏。最后唱出钟声的旋律。 二、欣赏《美丽的黄昏》 1、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给这么迷人的黄昏景色配上合适的黄昏音乐效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这首《美丽的黄昏》。 2、播放《美丽的黄昏》范唱 3、讨论歌曲 同学们,谁来说说听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首歌曲这么动听,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设计意图: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美丽的黄昏的图片我找了十几张,并且都是很迷人的照片,我的用意在于给学生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美丽黄昏那醉人的意境,这一步骤主要是带学生进入意境中来,并且在欣赏图片的后半部分时间我播放出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听觉与视觉结合,并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三、学唱《美丽的黄昏》 1、出示第一乐句的旋律和旋律线让学生先用啦来哼唱,然后用手划旋律线。最后唱出这个乐句的旋律。 2、第二乐句照同样的方法演唱。 3、学生用“啦”视唱全谱。 4、学生按三拍子的强弱来边拍手边唱歌词。 5、出示带有二声部的曲谱,告诉学生这是轮唱,教学生怎么去看谱子。 6、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轮唱的效果。讲解轮唱 演唱者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按一定时距先后错综演唱同一旋律的歌曲。 7、学生和老师分别唱两个声部来完成二声部的初步演唱。 8、歌曲处理,引导学生说出结尾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演唱(渐弱) 9、教师指挥,学生跟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四、伴奏 教师语言:黄昏的景色美的让人心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