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59901

小说复习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97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说,复习,教案
  • cover
中考小说复习 小说知识复习: 小说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 情节:一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 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篇目梳理: 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 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带上她的眼睛》 八年级下册:《社戏》 九年级上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变色龙》《溜索》《蒲柳人家(节选)》 语文书单元导语中对小说学习的要求: 抓住小说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情节) 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人物) 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情境、主题) 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主题,意义) 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语言风格、语言赏析) 小说常考要点: 把握情节结构 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典型环境 挖掘小说主题 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一: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一般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一、梳理语文课本中相关题目。 出处(篇名、页数) 摘录题目 答案关键词 方法探究 九上《故乡》探究一P76 梳理故乡的变化 故乡社会环境的变化 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情节概括 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探究一P82 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结构 “原因—结果” “期待—破灭”的心理线索 “悬念—结局”的小说技巧 一般解题都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为主 情节概括 九上《智取生辰纲》探究一探究三P123 梳理小说情节 明暗双线结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杨志运送生辰纲(明) 吴用等人智取生辰岗(暗) 情节概括 结构作用 九上《孤独之旅》阅读提示P89 杜小康家庭发生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锤炼他的身心,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 情节概括 九下《变色龙》探究一P26 根据“狗主人是谁”和奥楚蔑洛夫态度。梳理故事小说情节。 根据图表,分析已给的信息,得出“变”与“不变” 情节分析概括 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二P90 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一波三折。分析这种写法,说表达效果。 效果: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情节手法 七下《带上她的眼睛》阅读提示P146 善于制造悬念,多处埋下伏笔。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欧亨利式的结尾 情节手法 根据课内文章和历年台州市中考卷小说分析,得出小说情节常考题型: 情节概括类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或概括某一段情节。 根据已有内容,完成填空。(根据思维导图,完成填空) 例1:2017年台州市中考卷《红色玻璃球》 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 , 解题思路: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或概括某一段情节。 ①、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梳理) 答题模式: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有些事情比较简短和明显的,概括可以用:人+事 (某人做某事) 例:《孤独之旅》———杜小康家庭发生变故使他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锤炼他的身心,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 例:《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因于勒而陷入困境,他们期盼发财的于勒回家却在船上发现变成穷光蛋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弃于勒而去。 ②、抓线索作为梳理情节的依据 线索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人的情感,也可以是故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例:《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人事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