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 2、唱 《什么结籽高又高》 3、我的创造:创编山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用活泼的声音较好的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了解多种常用的演唱方式,并能在歌曲中运用这些演唱方式表现音乐。 2、通过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学生能了解山歌的风格,并大概了解电影《刘三姐》,知道刘三姐是广西壮族的歌仙。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3、通过活动“我的创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能从中感到快乐。 三、教材分析 这首歌选自歌舞剧《刘三姐》,由著名音乐家雷振邦不编曲,音乐元素多来自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歌曲为五声徵调式,采用二、三变换节拍,用领唱、合唱的形式,使渲染情绪的衬词“哎”带有某种“呼唤性”,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形成了歌曲纯朴诙谐的风格。这首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歌词口头化、生活化,犹如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即兴创作。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较好的表现歌曲。 2、难点:两处的“棒棒敲”和急吸唤气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用具 钢琴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和你们来问好,但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我用什么方式问,你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回答。现在你们可要听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好哎!哎,你们好! 生:浦老是 你好 哎,哎你好! 师:刚才我们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演唱方式来问好的 ? 生:对唱。 师:是的,这种你一句我一句的演唱方式叫对唱。 2、 新歌教学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用对唱形式表现的歌曲,请你找找除了对唱还用了哪些形式?领唱、齐唱 总结: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和) ⒉介绍歌曲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刘三姐对山歌。刘三姐是广西壮族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十分聪明,从小就能把一些生活中的事物编成歌词,并即兴演唱出来。她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她的歌世世代代都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 初听: 对山歌这么有魅力,老师也忍不住想唱山歌(师唱歌,生感受歌曲旋律) 你们边听边想:这首歌有几段歌词?这几段歌词有什么特点? 生:歌曲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是提问,第二段是回答。 师:这一问一答的旋律怎么样?(相同) 师:是啊,这首歌用了一问一答得对唱方式。一问一答是对唱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演唱使歌曲显得生动、活泼。 复听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中对的是什么?出现了几种拍子? 师:原来是农作物。看来他们对歌的内容都是跟生活相关的。出现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知识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山歌吧。 3、※身势伴奏读歌词: X X ︱ X X X ︱ X X X 0 ︱ 领:响板 合跺两下脚,拍一下手 4、师生配合演唱 跟琴唱谱:师唱领 生唱合 师生一领众和的形式完整演唱歌曲,师领生合、生领师合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加上声势伴奏完整演唱 5、师:唱到这里,细心的同学可能还会发现在歌曲的第一小节出有一个“哎”,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一个“哎”? 生:这样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师:真聪明,这里的“哎”就是为了提醒对歌者的注意。我们来唱一唱。(要求声音很有自信,要传到山的另一边) 学生跟琴练习一次(哎唱4拍) 学生跟老师练习,加入渐强渐弱记 ⒎完整的演唱歌曲 ⑴第一段师领生合,第二段生领师和 ⑵ 男生领唱第一段,女生合,女生领唱第二段,男生合。 ⑶女领,女合,男领,男合。(设置场景) ⒏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 今天让我们来学学刘三姐,一起合作编一些新鲜的歌词来对山歌,好吗? 生:好啊! 师:老师已经编了一段歌词,你们对下一段歌词,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老师出示准备的新歌词) 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