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1636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六单元 夜歌 教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09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
  • cover
《夜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曲调深沉缓慢、情感丰富、如泣如诉,表达了沉郁、伤感的情绪以及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怀和离愁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感歌曲《夜歌》的情绪、速度、节拍、旋律。 2.知识与技能:感歌曲《夜歌》的情绪、速度、节拍、旋律;能用委婉、忧郁已经哀伤的情感演唱《夜歌》;通过欣赏《如歌的行板》,了解柴可夫斯基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民歌之间的联系 3.过程与方法:借助教学课件的音效和情境,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展开学习,通过模仿、体验、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夜歌》的情绪、速度、节拍、旋律。 2.辨别在音乐创作中出现的民歌曲调,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难点 1.体会乐曲中变拍子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2.体会到在外游子的思乡情绪,有感情地用歌声表达。 四、教学准备 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1出示月夜的图片,描绘画面表现了什么? (静谧、祥和的月夜景色) 1.2播放两段音乐,哪段适合配上这幅画面? 1.3两段音乐共同用了哪种乐器?(小提琴,哼唱曲调模仿演奏乐器) 1.4这段旋律有个好听的名字《夜歌》,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歌曲原名为《孤寂的凡尼亚》,也称《凡尼亚坐在沙发上》,一起来学习这首优美而忧伤的歌曲。 【设计意图:从图片展示导入,随着音乐演奏小提琴等环节逐步引出学唱的内容《夜歌》】 2.新课教学 (一)学唱乐谱 1.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要素:速度、节拍、旋律 (板书写出旋律简谱,为这条旋律划分节拍和小结线) 1.2.变拍子,为什么要变拍子呢? (4/4、5/4、3/4,介绍变拍子的含义,表达感情的需要) 解决难点:划拍唱谱,出示各种划拍示意图,解决5/4的划拍 1.3.画旋律线,看旋律有何特点? 旋律下行、大跳———表现忧伤 1.4.唱简谱,模仿演奏小提琴(教师弹琴)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合作、体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懂得速度、拍子、旋律在表达感情中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 1.1为这段优美的旋律配上歌词 1.2.体会歌词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沉郁、伤感的情感,游子思乡之情。) 1.3.播放音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1.4.师生合作:教师弹琴唱谱,学生加入歌词 1.5.完整演唱《夜歌》,配上第二声部的哼唱“a” 1.6.教师指挥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注意细节处理,引导旋律线、强弱)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歌词、师生合作演唱已经加入二声部的创作,进一步表现音乐情感,使学生更准确地体验旋律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三.拓展欣赏 1.1简介柴可夫斯基 1.2欣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教材中的《夜歌》有何异同?给你怎样的感受? 1.3猜一猜:柴可夫斯基听了《夜歌》用的是哪种感受创作《如歌的行板》的? 1.4欣赏视频《如歌的行板》 【设计意图:通过《夜歌》和《如歌的行板》欣赏,了解歌曲表现情感的差别进一步理解柴可夫斯基创作《如歌行板》的感受和发现曲调中民间音乐素材,作曲家创作的基调多是以民歌和民间音乐为基础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民歌《夜歌》,体会到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欣赏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了解到作曲家创作的基调多是以民歌和民间音乐为基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