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肖像漫画》 授课年级: 三年级 组 别: 美术组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肖像漫画》 学 科 美术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版本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课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备课与授课,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本课将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支撑本次的教学。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肖像漫画》是人民美术-出卷网-第五册第九课内容,漫画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内涵丰富,表现手法夸张,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肖像漫画"是对学生曾学过的美术常识、技能、技法进行综合的复习,以教材中的技法为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工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针对学生对漫画的肖像的理解程度,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你看过漫画吗?漫画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你会画漫画吗?尝试画一个你擅长的漫画形象。 什么是肖像? 全班有70.8%的学生看过漫画,并且,其中有20.8%的学生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简单漫画形象,50%的学生知道什么是肖像,但是学生不能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总结出漫画的特点,欠缺整体观察、概括的能力。结合数据分析得出全班有29.2%的学生不太了解如何运用漫画的形式表现人物肖像,需要课上教师结合这一点设计教学。 教学方式和手段:问卷调查法、讲授法、演示法。 技术准备:黑板、实物展台、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思路: 1. 讲授新课,第一位小老师进行讲授,画漫画肖像要抓住人物特点。 2. 第二位小老师讲授画漫画肖像要将人物的五官特点进行夸张和变形。 3. 学生初步尝试找脸型,学习概括方法。 4. 教师具体讲授如何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点,学生进行互动。 5. 讲授如何将主要的特点进行夸张。 6. 二次实践,学生将一个五官的特点进行夸张,体验夸张的方法。 7. 教师示范。 8.出示各式五官的画法,五官变化也就是五官进行变形的一个过程。 9.学生进行艺术实践。 10.展示评价 11.拓展 问题链 1.看哪组同学画的最接近张乐平爷爷的三毛? 2.我找的内容是一些名人的照片,大家能跟我一起找出这些名人的特点吗? 3.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名人被漫画家画出来的样子,大家来对比看看真人和漫画有什么区别呢? 4.老师这里有几款眼镜和发型,谁来帮孙老师找到最符合刚才照片里她的形象? 5.找一找谁添画的五官最夸张?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肖像的基本手法为夸张和变形。 2、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漫画肖像创作。 3、了解著名的漫画家,知道漫画背后的深厚寓意,可以通过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为人物绘制一幅生动形象的漫画肖像。 教学难点:主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进行夸张,能够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漫画形象。 教学流程示意图 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 导入新课 1. 小老师 教师:之前李老师让大家查找漫画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