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6322

2013届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吉林专版)第二篇 文言文阅读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549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3届,中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
  • cover
课件143张PPT。第四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 第五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出师表 第六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曹刿论战 第七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送东阳马生序 第八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醉翁亭记 第九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鱼我所欲也 第十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十一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十二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桃花源记第二篇 文言文阅读第十三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马说 第十四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小石潭记 第十五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岳阳楼记 第十六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第十七课时 课文精析精练 《论语》八则 第二篇 文言文阅读第二篇 文言文阅读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作家作品]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有《刘梦得文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词义详解] 在:在乎、在于,动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长上。 入: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一说即《金刚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 案牍(dú):公文,文书。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原文理解] 1.以比喻起兴,意在引出下文的陋室的语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宁静淡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4.交代室中交往的人,突出交往的人的高雅渊博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超凡脱俗的情趣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以古代名人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画龙点睛之笔,含不尽之意的语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内容解析] 第一层:以类比的方法论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开头四句采用诗歌手法以山水起兴,引出中心句。 第二层:描写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的画面,写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超凡脱俗。作者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室中生活三方面具体描绘了陋室。 第三层:以古代名贤自况,证明陋室不陋,引孔子之语作结,画龙点睛。 [主题归纳] 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写作手法] 1.托物言志。 2.虚实结合。 3.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二、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7.文章的点题句是: _____ 8.文章作者描写陋室的环境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第4课时┃课文精析精练 陋室铭 三峡9.文章中突出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_____ 10.文章中写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_____ 三、简答。 11.文章的标题是“陋室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