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4417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美丽的染纸

日期:2025-09-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6981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北京,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美丽的染纸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是 是否属于跨学科主题教学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小学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美术》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 年 5 月 美 丽 的 染 纸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强调染纸折法的创新性和染纸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增强学生“以设计改善环境与生活”的美好愿望。2、此课的设计,是在《色彩滴染》一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感受色彩的搭配之美。并在滴染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折纸和剪纸的基础,通过浸染的方法,创作出美丽的染纸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体现核心素养。3、本课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的课程理念。这是一节富于游戏性的美术课,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贯穿本节课的始末,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解析:1、在教材第4页,“我来体验”这个板块,引导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折纸基础上,比如,折纸飞机,在彩色墨水中浸染,把纸飞机变成彩色的。 在“我的发现”这个板块,引导学生也可以先把纸染成喜欢的颜色,再通过手工折纸等将它变成一件作品,比如千纸鹤、帆船、小飞机等。通过这两个板块,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材第5页“我爱探究”这个板块,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一些折法,并通过观察、对比、分析,使学生知道不同的折叠方式与染色的效果是有直接联系的。“我能创新”展示了四扇屏和团扇的作品,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染纸装饰设计思路。“我会评价”这个板块,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让学生谈对自己染纸作品的创意(色彩和折法)或者感受,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与赞赏,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推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很好玩,喜欢这种游戏性强的课堂,喜欢大胆创新,具备一定的创作表现能力。在前一节《色彩滴染》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了滴染的方法和三原色的知识。所以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应用到本节课中来,并通过创造性的折法浸染宣纸,合理使用制作工具和材料完成美丽的染纸装饰设计作品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调查,我发现有的学生折纸或者剪纸基础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欠佳。还有的个别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在染色的环节,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控制不好染色的位置和面积,导致染纸失败。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后面的染纸装饰设计。 因此,我利用课余之间辅导个别学生,激发创作热情。并在课上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和学习的方法,有效的改善部分同学的不足,增强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小组竞争意识。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识:了解宣纸的浸染的方法;通过染纸的过程,感受色彩搭配之美。 (2)技能:利用折、剪、粘等方法,将染纸进行装饰设计。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小组体验、活动探究中,了解染纸是怎样被“染”出来的,通过染纸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自然美,培养探索精神。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设计制作出新奇的染纸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创新精神,感受染纸艺术的形式美。教学重点:制作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以及色彩的搭配教学难点:掌握浸染方法和染纸装饰设计教学准备:1、染纸工具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