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8868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9课肖像漫画(表格式)

日期:2025-11-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5222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 肖像漫画 》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段 年级 三年级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材 书名:《 美术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 年12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机器表达方式和方法。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为此,在教学环节设计时,着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后将自己的所感悟的进行总结,确定问题后再次引发学生思考,体现了构建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内容分析 《肖像漫画》是人美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对于漫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物面部认真观察,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从“脸型”“发型”“五官”“装饰”等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与表现。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人物的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与总结的能力,可以用简单连贯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且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对于漫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知道漫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和变形两种,但此阶段的学生并不知如何运用着两种表现手法来进行绘画。教学方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漫画肖像与真实人物的不同之处,认识漫画肖像的夸张和变形的特点,学习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为自己绘制肖像漫画,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学会幽默的态度。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生自行分析漫画肖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漫画肖像的绘画特点,找到自己的特点并运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为自己绘制肖像漫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比较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找寻自己以及他人特点的过程中了解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培养学生悉心观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 了解肖像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学习对不同的部位进行夸张和变形。教学难点: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绘制自己的肖像漫画。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学生观看憨豆先生真人照片以及其肖像漫画,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憨豆先生的大鼻子在动漫形象中变的更大了。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比较,回忆起动漫绘画中常用表现手法———夸张。2.学生观看郭德纲真人照片以及其肖像漫画,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郭德纲的脸型从现实中的椭圆形变为漫画中的梨形。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比较,回忆起动漫绘画中常用表现手法———变形。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夸张和变形两种表现手法的作用:突出人物特点。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夸张和变形两种表现形式的作用。教师提问:老师想考一考大家,憨豆先生的鼻子已经很大了,郭德纲的脸也已经很胖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呢?小结:夸张和变形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出现在肖像漫画中来突出人物的特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用这两种方法来为我们自己画一张具有自己特点的肖像漫画。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并找出人物形象特点。学生活动①:小组讨论并在学习单上圈画出马三立的形象特点。教师提问:①如果我们想要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画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