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86297

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14课彩色拼贴画教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8801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版,2012,三年级,上册,美术,14课
  • cover
《彩色拼贴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考 彩纸拼贴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不会陌生。但是要让学生用手撕,并且利用老师提供的废纸片,依据纸片的造型、色彩创造拼贴出一张有审美情趣和儿童生活气息的作品,会有一定的难度。这里需处理好两个关系:1、单张废纸的“点”和多张废纸拼贴而成的“面”和“线”的造型关系。2、运用废纸片的色彩创作出和谐统一、具有冷暖或明暗对比的色彩关系的画面。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容易导致画面构图琐碎或色彩杂乱,缺乏主体形象。基于上述考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题《废纸再创造之艺术化的人脸》。 为了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本课在教学策略上采取闯关大行动作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将重、难点化解到各个闯关游戏项目当中,这样很好的处理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解决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其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学生知道,废物再利用也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的环保理念,知道艺术在于创造,创造能让生活更美好,更有意义。 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让学生运用彩色拼贴方法创造出一张艺术化的人脸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所在。基于学生对艺术化人脸的认知经验,在教学中采用了猜一猜,艺术化人脸的样子;比一比,艺术化人脸与一般人脸的区别;做一做,以二人为单位合作创作艺术化的人脸;最后是评一评,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价心目中最好的艺术化人脸的方式,让孩子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合理运用彩色碎纸片的色彩和造型,以合作的方式创作《艺术化人脸》的彩色拼贴画。 2、学习点、线、面的画面拼贴方法以及色彩明暗对比的处理方法。 3、培养撕纸、拼贴的造型能力,色彩表现力,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渗透艺术贵于创造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理念,以自评,互评等方式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作拼贴创作艺术化的人脸。 难点:合理利用废纸片的造型和色彩,创作出具有点、线、面的大小色块对比关系和色彩明暗,冷暖对比关系的艺术化人脸。 四、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固体胶),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画、彩纸、展板 五、教学过程 (一)灵巧剪刀手,闯关激趣 1、师: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白纸,用手撕出一个正方形,看谁撕得又快又好。学生撕纸练习,教师巡视,并邀请一位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撕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炼撕纸的方法经验(双手配合完成,并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2、师:现在我们提高难度,用刚才学到的撕纸方法撕出一张嘴巴的形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撕的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还可以怎么撕?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解决如何撕的方法介绍和实践练习。既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又为彩色拼贴画的造型表现提供技术保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彩纸我分类,材质感知 教师给每一大组提供不同色彩和造型的彩色碎纸片。 1、师:在老师提供的纸片中有什么新的发现?能不能把它们进行分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类,并反馈分类的结果。) 2、师:想一想,这些彩纸碎片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彩色拼贴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分类,感知彩纸碎片的色彩、造型和纹理,) (三)眼力大比拼,明晰对比 屏幕出示三张用色块拼成的数字1的色盲检测图片。 1、师:老师这里有三张用色块拼成的数字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当中的数字1看得比较清楚?为什么?(学生反馈) 2、师:为什么第一张不容易看得清楚呢?(学生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小结:在创作彩色拼贴画的时候,为了让画面的形象更加分明,应注意色彩深浅和块面的大小对比关系。 (设计意图:在彩纸拼贴中,如果不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