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9588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641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 cover
课件18张PPT。不是狐,不是狗, 前面架铡刀, 后面拖扫帚。 专 题 狼1、积累关于狼的文学知识:成语、谚语、歇后语;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习惯; 3、培养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事物能力,借鉴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亮标导学初识狼成语 谚语 歇后语人们眼中的狼关于狼的成语和谚语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吞虎咽      声名狼藉     鬼哭狼嚎      虎狼之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越是怕,狼来吓。 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狼的牙齿会掉但本性却改不了。披着羊皮的狼。人们眼中的狼凶残 贪婪 狡诈惧怕 厌恶 憎恨 一、文学作品中的狼蒲松龄《狼》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再识狼解疑助学(小组合作)1、两篇文章中的狼分别有什么性格特点?在文中找出依据。 2、作者对笔下的狼持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同样是对待狼,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不同?探究发现 一原因:是由文学家 的立场、情感态度决定。文学作品中的狼二、自然界中的狼科学家笔下的狼 再识狼 狼是食肉目犬科犬属。外形似狗,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灵敏,听觉良好。生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以羊兔等为食。一般群居生活。自然界中的狼 比较文学作品中的狼与科学家笔下的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探究发现 二文学家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 科学家比较客观地看待狼,尽量避免情感色彩。以便读者能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这些事物。正方: 人类应当猎狼 反方: 人类应当护狼辩论狼辩证统一狼,作为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理应有它生存的自然价值,狼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应当保护狼。 狼是凶残的,当人的生命与狼发生冲突时,无奈之下只好杀狼。 狼又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与狼共舞”应该成为我们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 何看待和处理问题?学有所得 像狼一样,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因此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全面地分析问题。 根据上下文,发挥想像,设想一下当时狼的心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情境一:《狼》中“目似瞑,意暇甚” 情境二:《母狼的智慧》中母狼中枪时 (二选一,60字左右) 精练促学再 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