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0050

2013年科学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多种多样的生物)

日期:2024-06-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090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3年,科学,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多种多样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讲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 解析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 D 2.“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  )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 解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严整的细胞结构、生长发育、应激性、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并影响环境等,而反射需通过神经系统,所以选C。 答案 C 3.(2012·浙江温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解析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镜头上下调节的范围很小,只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了。 答案 B 4.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④→⑤→① D.④→①→③→② 解析 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可以看出,物像放大了,并向视野的右上方向移动,直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应先移动装片,并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再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进而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物像。 答案 B 5.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比如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鱼的体形和呼吸都能适应水中生活等。 答案 A 6.右图中关于4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有开花现象 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D.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肾蕨、海带是孢子植物,但能进行光合作用;雪松和大豆都是种子植物,所以它们的共同点是D。 答案 D 7.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  )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解析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单位越大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单位越小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 A 8.下图所示四种植物,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种植物中最低等的是甲 B.四种植物都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四种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D.四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蕨类植物、乙为被子植物、丙为裸子植物、丁为藻类植物。根据四类植物的特点可知正确的叙述是D。 答案 D 9.(2012·浙江杭州)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 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 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 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 解析 考查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原因和过程。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原因,是N、P等元素排入水体,促进了水中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植物如果过度繁殖,藻类死亡时,好氧微生物分解藻类时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可导致鱼虾死亡,进一步恶化水体环境,当水中溶解氧降到很低水平后,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最终发黑发臭,湖泊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