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赞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运用任意色彩手段表现简单色彩关系和色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个人对大自然色彩现象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努力完成色彩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觉、关注和热爱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态度,教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建树随时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审美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实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欣赏、小组讨论交流、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小游戏导入: 通过声音猜季节:请学生闭上双眼,教师朗诵 提问:是什么季节?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和感受? 春:清晨,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不知不觉中,草儿吐出新芽,枝条也发芽了,桃花、迎春花都开了小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了。(嫩绿、粉红、新的、蕴含生命的 让人愉快的季节) 夏:百花盛开,大树枝繁叶茂,知了在不停地叫,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五彩缤纷 热情奔放的季节) 秋:果实成熟了,树叶变黄了,天气凉爽了、、、(丰收的、金色的、橘红色的、凉爽的。让人欣喜的季节) 冬:树叶落了、下雪了、人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袄,小动物们也开始冬眠了 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赞歌 讲授新课: 1、 感受大自然 师:播放大自然多姿多彩的色彩现象视频 生:学生欣赏 师:通过上面的欣赏,相信同学们一定为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到快乐和幸福, 平时大家注意过身边的景色变化和色彩现象吗? 生:回忆过往所见色彩现象并做简要回答 师:那么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思考 光与色的关系 师小结: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合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光线照射到物质上,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色光,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缤纷的多彩的世界。 色调的形成 (1)试一试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幅图中主要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有什么变化? (主要有大面积的绿色和粉色,但绿色右上角深一些,莲蓬稍发黄,下面的花蕊是土黄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浅 。) 学生实践:找色彩关系(深浅、鲜灰、色相) (2)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找一找下面作品中的色调? A、分析夕“阳下的红色调”,归纳色彩关系。(天、水、船和远处的建筑都笼罩在夕阳照耀下的红色调之中) B、欣赏画家名作,分析主色调。 (3)色调的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出色调概念:色彩运用的总体倾向,例如:红色调的晚霞,航行在海上时那海天一色的蓝等色彩现象。 课堂实践: 1、教师出示范作,请学生分析用了什么创作方法? 2、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 任选工具材料,技法不限。表现你心中动人的大自然色彩现象:如森林、夕阳、大片的花、草地、四季、海洋、动物、植物……… 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简单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方法,表现的内容,学生评价、教师点评。鼓励为主。 五、总 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色彩产生的原理 2、了解了色调的形成 3、能用色彩表达简单的色彩关系 4、能够关注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 六、拓 展 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充分的去体验它,感受它,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生活中注意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同时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美丽的大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