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04420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中国画-学画大熊猫(表格式)

日期:2025-09-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998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大熊猫,学画,中国画,6课,教案
  • cover
中国画———学画大熊猫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学基本信息 学 校 课题 《中国画———学画大熊猫》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 教材 书名:教育部2013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5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中国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本册教材中的《中国画———学画猫头鹰》和《中国画———学画大熊猫》,都是运用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表现动物题材,与前一册教材的《中国画———学画青蛙》一课,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有密切的关系。旨在通过用中国 画技法表现大熊猫,继续体验、学习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丰富学生的国画知识,是他们感受笔墨 造型的乐趣。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用笔、用墨表现动物能力,加深对绘画语言的了解,提高作品表现 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祖国 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完成知识内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下丰富、调整、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引导学生的已有知识迁移到本单元的学习中来。因为中国画内容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连续性,让学生充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和第6课《中国画———学画猫头鹰》构成一个中国画教学单元,画大熊猫能充分运用墨的干湿、浓淡等水墨画的绘画语言,通过练习逐渐理解笔墨与造型的关系,理解笔墨对于表现形象的重要作用。2.学情分析: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中国画的笔墨知识,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用笔要求:中锋和侧锋。3.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课件,教师设问,教师示范等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学习活动。4.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5.技术准备:教师:毛笔、墨、生宣纸两张、调色盘、笔洗、毡子或废旧报纸、中国画颜料、美术书。学生:毛笔、墨、生宣纸两张、调色盘、笔洗、毡子或废旧报纸、中国画颜料、美术书。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简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复习墨的浓淡、干湿等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初步运用中锋、侧锋和墨的干湿、及浓墨、淡墨表现出大熊猫的不同形态,并能适当添加环境,构成一幅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探究活动以及运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大熊猫的绘画方法,加深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墨的浓淡干湿丰富学生的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笔墨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传 统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2.教学重点:墨的干湿、浓淡的学习和运用。3.教学难点:湿墨笔中水分的控制及熊猫的不同动态。 四、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一个问题?观察视频中的大熊猫说说你对熊猫的印象?(出示课题) 学生欣赏可爱.....等 引导学生感受大熊猫的体态特征,为创作积累经验。 讲授新课 1、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概括熊猫的形象特征。提问:请学生代表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大熊猫的有关知识。2、出示大熊猫特写图片。用一个字来概括大熊猫的体态特征? 大熊猫的相貌、毛色有哪些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师生总结大熊猫的形体特征。 头圆尾短; 体型肥圆“圆”字黑板演示熊猫的不同动态。 八字黑眼;黑白分明学生复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3、 教师演示画法,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了解熊猫的画法: 学生观察回答。将大熊猫的身体概括成“圆”字。学生回答学生看书汇报熊猫画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艺术实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