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 一、基本说明 (一)教学内容所属板块:广东教育-出卷网-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二)所属章节:第七章第五节 日本 (三)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课标要求 (一)在地图中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了解日本地形的特点,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 原因。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习日本的基本概况,学生重点需要通过读图了解日本的基础知识。掌握日本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应注意多运用地图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认识。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习下一节日本的经济作好铺垫。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普遍学生存在一个读图能力的问题,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看图能力,学会从图中得出基本地理信息,然后串联这些地理事物内在联系。本人从有效课堂的理念出发,主要采取手段是先自主学习,然后活动训练,最后记忆巩固。另,在选材上,为了让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本人按照最能突出本区域特征的原则进行筛选,尽量引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视频及素材,以达到学生学得轻松、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中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了解日本地形的特点,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鼓励、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学过的基本方法和知识探究解决问题。 2.充分运用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开发学生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的认识及理解,主要认识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并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六、教学重点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图认识日本的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对比我们国家,运用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2个国家之间的地理差别。 八、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对比分析法 九、教学环境及教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10、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微视频及一系列的图片,主要是地震破坏房屋的图片,发生地震的地方,引出这一节课的内容—日本。【教师引导】日本是个浪漫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教师讲述】按照以往的做法,我们先预习。在学习之前,同学们拿出《导学案》,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完成学习任务一和学习任务二,给大家5分钟-8分钟的时间。【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共同完成。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承转】同学们,刚才同学们已经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这个国家,一提起日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你有了解日本么?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说出我们中国和日本的不同之处?(播PPT)【学生活动】各小组讨论,5-8分钟。教师巡查,并要求各组指定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发言。【学生回答】........【教师承转】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跟日本有很多的不同,下面我归纳了3点主要的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方面: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对比。【教师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概括,讲解重点是日本,中国的面积和人口稍微带过。日本面积是:3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人口密度是338人一平方千米。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3.39亿,人口密度是146人一平方千米。【教师承转】下面我们看第二个差别,国土组成部分。【教师承转】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的不同,我们本身是个大国,而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周围的国家是一些大国,像俄罗斯。下面我们在对比另外一个不同地方,关于我们开篇提到的图片,这是地震造成的,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