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美术-出卷网- 二年级(下册) 第十四课 我们眼中的人物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姓 名 学 校 北航实验学校小学部 学 科 美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二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 第14课《我们眼中的人物》 相关领域 欣赏.评述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赏人物、评人物、画人物 1.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一、单元整体编排意图 此单元的编排,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下的人物画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和描绘人物的动态、表情。重点强调和突出“我们”,也就是学生本身的视觉感受、内心感受的体现与表达。 二、单元篇章编排意图 《我们眼中的人物》《我们戴上红领巾》和《中国杂技》三节课构成了一个单元。本单元以“人”为主。《我们眼中的人物》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作品表达的内容与信息。先让学生欣赏和了解人物画,为后面两节课做铺垫。《我们戴上红领巾》与《中国杂技》同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前面第一节课为基础,这两节课主要是表现人物。《中国杂技》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2.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三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人物为主线,先了解人物的表现方法、观察方法再尝试表现人物。 《我们眼中的人物》是本单元第一节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既注重体现“欣赏.评述”课的知识性,又注重体现美术的人文性,力求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最基本的美术创作形式,并指导学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表达不同的内容。通过对年画的欣赏,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 《我们戴上红领巾》的学习内容既注重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愉悦性和体验性,又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渗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回忆少先队活动的场景,并将印象最深刻的场面画下来。 《杂技艺术》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也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对杂技演员表演的的图片以及视频的欣赏、观察和分析了解各种杂技的不同动态特征和变化,感知杂技表演的场面。 3.学习者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对以人物为主的题材并不陌生。一年级下学期同学们通过对《自画像》《雨中情》《我的好伙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关于人物的一些表现手法、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通过对《我爱我家》《节日里》的学习,对于如何表现人物的造型及动态特点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册中学生对人物画又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画日记》《大人国 小人国》《公交车站》都是在利用不同的形式来初步尝试表现不同的人物画。本单元的学习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感受不同表现手法、不同主题的人物画,他们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并深入细致的进行探究。 在造型表现方面,根据年龄特点,他们对人物的比例、细致的头发等方面的表现并不擅长。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画出的作品往往更加生动、质朴和夸张。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强调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等。 4.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表现手法的人物画特点,能够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等。学习如何欣赏与评述人物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小组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不同的艺术形式下的人物画特点,学习欣赏评述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探究、欣赏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而了解人物的动态、表情等表现和造型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2)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表现人物的动态变化、表情与画法等方面。 2、认识美术表现具有多样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