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构图初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构图的概念、类型、法则。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感、想、评,全方位地体验构图,通过静物组合练习,运用构图法则,合理安排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对绘画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本课将知识深入浅出,避免将构图太过神秘化。1、由于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构图上差异很大,而西方绘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本课以静物练习为主;2、由于学生造型能力的差异,不易采用复杂的形象,所以教师提供苹果形象,达到构图的练习目的;3、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本课不易将构图法则进行深入地剖析,所以本课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变化与统一的构图法则,并尝试运用构图法则赏析作品。 重点难点 1、构图法则的理解 2、运用构图法则合理安排画面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师活动 【项目准备】 1.搜集构图的基本类型及代表图片 2.教师提供苹果卡片,学生在画纸上合理摆放并绘画。 【项目设置】请各小组运用构图的基本类型,以三角形构图为例合理摆放苹果的位置,并画到画纸上。 【指导调控】 在构图中要做到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变化统一就是构图的法则,只有变化才有生命的活力与丰富。 【归纳总结】 我们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最先看到的并不是它的情节、人物,而是作品的整体样式和结构,其实这就是构图。换而言之,就是画面当中的形象是怎样组织和安排的。 【拓展提升】 将老师发放的苹果卡片放在你的画面上的什么位置是最合适的,运用构图法则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 【指导调控】 苹果卡片的摆放需要反复的尝试与实践,合理的摆放组织成三角形构图,以达到符合视觉的美感。 【归纳总结】 经过各小组思考、讨论、尝试和实践,构图的整体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进,同学们的评价也都能够以构图的法则为指导来进行评判,非常好,说明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构图的类型和基本法则,这些是作为绘画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是绘画的基础,更是我们现阶段要掌握和了解的。不过有创造性的画家绝对不会死套这些条条框框,更多的画家在构图上寻求一种更新奇、更灵活,甚至是违背这些原则的框架,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 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 1.搜集构图的基本类型,并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2.准备课堂展示:小组派代表总结归纳构图的类型。每个小组只能展示一种,并不能重复展示。 【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搜集资料,讨论图片,归纳出构图的基本类型。 2.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苹果卡片摆放的位置,在画纸上绘出。 3. 完善构图,完成练习。 【交流展示】 1.各小组展示收集的构图类型和图片(小组内交流2分钟)。 (1)学生代表通过点选,在大屏幕上逐一展示出五种构图的基本类型分别为SVXO△,在这五种类型中。 (2)学生代表分别将准备的五种代表性的图片对号入座,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2. (1)将老师发放的苹果卡片放在画面上什么位置是最合适的,小组合作合理的摆放并组织成三角形构图后,推出构图效果最好的几个方案,画到画纸上。 (2)小组汇总意见,派代表将绘制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完成后,小组代表阐述本组在构图活动中哪些方面影响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如何在失败的构图中找到成功的方法,并分享自己观点。 3. 同学互评,说明理由。 【评价激励】 1.教师点评。经过各小组思考、讨论、尝试和实践,构图的整体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进,同学们的评价也都能够以构图的法则为指导来进行评判,非常好,说明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构图的类型和基本法则。 活动3【作业】作业布置: 尝试搜集整体打破今天所学构图的类型,找找大师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借用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