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2294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认识1.1.7 求近似数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25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认识,人教,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
  • cover
第7课时 求近似数 课时内容 教材第13页例7及相关习题。 课时准备 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 课时目标 1.理解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作用,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和概括的能力。3.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    近似数。难点:能把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 教师根据班上情况及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课件。(我们班有52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0亿人口。)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有的数前面没有“大约”,是准确数;有的数前面加上了“大约”,说明这些数不是准确数。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近似数的问题。(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班级、全国和全世界的人口数据,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对近似数的特点建立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1)介绍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常常遇到各种数,有的数与实际完全相符,这样的数叫做准确数。例如:四(1)班有52名同学,52就是准确数。有些数与实际大体相符,或者说接近实际数,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例如:课桌的宽大约是50厘米,50就是近似数。 (2)发现生活中的近似数。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数通常用近似数表示吗? 学生纷纷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情况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了解“四舍五入”法。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近似数,下面再来看一幅情境图。 师:说一说,你从情境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知道了地球的直径是12756千米,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我们要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预设2:因为这两个数不是整万数,所以改写的数是近似数。 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来要求近似数的? 【学情预设】题目中有“大约”“万”这些关键词。 师:取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你能根据“四舍五入”这几个字想一想这种方法和什么有关吗?“舍”和“入”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纷纷进行猜测、交流。 师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2)体会用“四舍”的方法求近似数。 师:先来看这个小一点的数———12756,你觉得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该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间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12756在10000和20000之间,但是它更接近10000,所以它大约是10000。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数线图,帮助学生直观体会12756为什么改写成10000。 师:如果把千位上的“2”改成“4”,那又是多少呢? 【学情预设】应该还是10000,因为它仍然离10000近一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体会用“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师:如果把千位上的“2”改成“5”,那又是多少呢? 【学情预设】变成5之后,它离20000近一些,应该是20000。 师:如果把千位上的“2”改成“9”呢? 【学情预设】它离20000更近了,还是20000。 3.概括方法。 师:刚才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