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3168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日期:2024-06-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7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探究,液体,压强
  • cover
课题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课型 新授课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解读:本节是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从潜水员潜入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不同的设备、水坝上窄下宽,引出液体不同深度压强不同,有助于学生体会液体压强的实际意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学情分析 “压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⒉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进一步加强变量控制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和演示实验探究,总结出液体压强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实验猜想。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教学方法与媒体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教材在通过课本图8-18的演示导入之后,把新课教学重点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上。采用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以加深印象和培养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中要用U形管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压强,所以教材中先用图8-20简单说明了它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以水作为对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并辅以演示实验探究密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教具准备 演示用:压强计、水、盐水、酒精、大烧杯、透明盛液筒、水槽、刻度尺等 学生分组用:压强计、大烧杯、水槽、刻度尺、水、盐水等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复习 1什么是压力? 1、什么是压强?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 进行新课 一、复习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压强的规律有哪些 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e.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gh 4、如果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这二力应具备什么条件 二、引入 演示双手分别握着的两个圆柱体所夹硬纸片静止在竖直平面内提问硬纸片静止时两边圆柱体对它的水平力以及对它的水平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八 年 级 物 理 同 步 备 课 万州教研网 // 三、新授 一演示将水片模型置于U形管内加水使之下移再从另一管口加水调整水片位置使之停在U形管底部的正中间。提示学生注意两边水面的关系。 1的定义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 2的原理特点 静止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 保持在同一高度。 3的特点分析 假设在U形管的底部中间有一小片以小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应受到左边液体向右的压力F1和右边液体向左的压力F2。 当小片静止时受力平衡有 F1F2 即 p1S1p2s2 s1s2 p1 p2 由液体压强公式pgh有 ρgh1ρgh2 所以 h1h2 3常见的详见课件 船闸、U形管、茶壶、奶牛自动喂水器、锅炉的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