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33464

三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知识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04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科学,下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知识,梳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知道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知道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1、在阳光的映射下,人、大树的影子会投影到地面上。没有阳光,就没有影子。 2、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太阳向西方移动,影子则向东方移动。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太阳的位置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位置越低,影子越长。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最短,下午由长变短。(注意:小短杆影子最长时,不能超出平板) 4、影子变化规律:太阳方向变化:东———南———西 影子方向变化:西———北———东 太阳位置(高度)变化:低———高———低 影子长短变化:长———短———长 5、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一、选择题 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方向相同 B.形状相同 C.长短相同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短—短 3.在一天中( )人的影子最短。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以下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地动仪 B.日晷 C.指南针 5.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 )。 A.相反 B.相同 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 7.(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8.太阳给我们提供了( )和( )。 9.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_____。 10.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_____。 11.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_____的规律。 12.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太阳的_____和_____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是从东南→西,大树 的影子刚好相反,是从_____→_____→_____。 13.当太阳在_____边时,你的影子在西边;当太阳在你的前面时,你的影子一定在你的 _____面。 三、判断题 14.制作简易的日晷,需要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准方向。 ( ) 15.除了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来确定方向,我们还可以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 16.太阳初升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朝向东方的。( ) 17.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最长。 ( ) 18.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19.太阳的高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 20.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高—低—高。( ) 21.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 四、简答题 22.观察记录简易日晷的影子变化。 23.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五、综合题 24.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时间(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 1.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9: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结束测量的。 2.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