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3489

【物理】6.3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2(人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3692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物理,万有引力,定律,课件,人教,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人教版必修2 苹果和牛顿 1666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夜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的花园,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书。 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正好打在23岁的牛顿头上。恰巧在这天,牛顿正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又是什么力量使行星保持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于是……. 一个伟大的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 为什么行星不会飞离太阳 行星和太阳之间存在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满足以下关系: 即引力的大小与二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为什么月球也不会飞离地球呢? 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引力 为什么苹果会落地? 苹果和地球之间存在引力 2、地球表面的重力能否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会不会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是同一种力呢? 3、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使它下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牛顿的思考 牛顿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并且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需要事实来检验! 一、月—地检验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检验目的: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是否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为同一种力. 检验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地球半径:R=6400×103m 月球周期:T =27.3天≈2.36×106 s 月球轨道半径:r≈60R=3.84×108m 求: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 即证明 一、月—地检验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2.72×10-3m/s2 即: 一、月—地检验 数据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是否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二、万有引力定律 ★3、表达式: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和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1、内容: ★2、方向: 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4、r的具体含义: ⑴对于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r为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所谓质点,即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言,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⑵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 m1 m2 r 两物体的距离r指“哪两部分距离”? 三、引力常量 单位: 大小: G 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卡文迪许 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 1、实验结果:G = 6.67×10-11N· m2/kg2 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了推广.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存在万有引力,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例题1、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解: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是物质之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2、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 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万有引力的存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3、万有引力具有独立性.两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