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3711

高二历史导学案 专题四 第一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95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二,历史,导学案,专题,一节,孙中山
  • cover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时代性,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课 前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4———67页,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堂上集体讨论突破。 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知识点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㈠历史背景: 1 ; 2. ; ㈡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 ,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民族主义的提出,把反对 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2.民权主义是“ ”,即进行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 ,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3.民生主义是“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 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㈢深远影响: 1. ;2. ;3.三民主义在 时期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知识点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㈠历史背景: 1. ;2. ;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即为新三民主义。 ㈡主要内容: ㈢历史意义: ; 二、[预习自测] 1. 在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里,能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的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 B《民报》发刊词中 C二次革命失败后 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 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 课 堂 探 究 案 【探究点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探究点二】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并完成下面表格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 一是突出了 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 实行“ ”,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思考:1、如何评价新三民主义 2、孙中山先生一生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启示,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 [课堂检测]: 1.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B.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孙中山实现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其具体因素不包括 (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3.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反对民族压迫 ③平均地权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比 ( ) A.性质相同,内容基本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性质和内容都不同 5.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纲领 B.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