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者 单位 年级 三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及主要构成形式,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美,发现美。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二方连续,它有什么特点。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如剪、画、贴等方法大胆进行创作。 教学用具:课件、示范作品。学生用具:纸、剪刀、胶棒、彩笔、装饰物等。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激情引趣图片导入播放一组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图案的特点。板书课题:《图形手拉手》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看到的纹样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阶段 探究学习欣赏有关二方连续纹样的图片,简单介绍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介绍二方连续的三种骨法:垂直式、散点式、波浪式。了解我国各民族在服饰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连续纹样,以及人们生活中也有它的用途。 学习有关二方连续纹样的表现形式。说说在生活中见过那些二方连续纹样。 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纹样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会它的美感。 学习阶段 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二方连续纹样。制作步骤及要求: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将长条形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整齐。将设计出的纹样画在对折的纸上,要剪去的部分涂成灰色。剪纸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缘剪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 学生观察老师示范,运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纹样,掌握制作方法 先制作比较简单的学生感兴趣的纹样,增加他们的信心。 实践阶段 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分组实践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欣赏作品分组创作 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示与评价 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评。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方连续纹样,同学们也都创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够去积极地发现生活中更多美的事物。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