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求 课题 《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 教时 1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描述性状、相对性状和遗传的概念。举例说出人体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性状、相对性状和遗传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 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描述性状、相对性状和遗传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教学方式 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 板书设计和媒体使用 PPT课件 教材分析: 《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是第二章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从这二方面:1、通过比较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使学生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六种性状并与父母的这些性状作比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遗传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染色体与基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两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知道了人的耳垂有分离和紧贴,舌有能卷和不能卷、眼睑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的差异,很容易找到更多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并能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现象。对自己与父母长相上的差异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对于性状、相对性状和遗传现象等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从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在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的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阶段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引入(猜一猜:他是谁) 播放老师们的说话录音。播放老师们的走路背影画面。设问:你们是怎么认出来的?说话的声调、走路的步态等都是我们人体的性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体的性状和遗传 猜一猜他们是谁?学生交流 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中引出课题 人体的性状 什么是人体的性状?人体还有哪些性状? 出示图片出示姚明资料设问:哪些属于人体的性状?出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P56)设问:人体的同一性状分别有哪些表现形式?设问:什么是相对性状?练习:请大家想一想,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为什么?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2、 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3、女儿的双眼皮与母亲的双眼皮4、女儿的双眼皮与母亲的单眼皮5、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6、穿山甲的爬行和鹅的游泳。设问:生物的相对性状应该同时满足那些特点: 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学生交流阅读资料、交流观察交流阅读课文学生归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学生回答学生归纳:①同一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的性状表现。否则,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二同一不同) 人体的性状有许许多,这节课我们选择十对相对性状,各人自行检测,然后全班同学将检查结果相互比较,看看全班中这十二对性状完全一样的有没有?请某同学逐项报告自己10个性状的检查结果:每报告一项,请和某同学这一特征不一样的同学坐下,最后站立的同学很少。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站立的同学很少,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唯一的一个,再也找不出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来,那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更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唯一的自己了。 学生活动:观察自己身体的几种遗传性状(课后调查父母的性状)学生活动学生议论 遗传 设问:什么情况下的个体之间的性状相似会比较多?展示课前学生提供的一些家庭照片,观察哪些性状象妈妈或爸爸?设问:孩子的性状象父母的现象称为什么?什么是遗传现象?展示某一学生与父母的性状调查表设问:哪些性状是和父亲或母亲相似的。某同学的性状是由父母遗传给他的。遗传现象在生物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