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43726

4.6哪个传热快 课件(19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3次 大小:158665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哪个,传热,课件,19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哪个传热快 教学设计 课题 哪个传热快 单元 热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下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目标解读:【对应课程标准的科学概念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6年级要求“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本课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了解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是不同的,建立“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这一初步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明确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2.探讨从热量的传递角度认识效率。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2.熟练操作不同材料物体的导热性能实验。3.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4.分析制造某种物品时选择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原因。目标解读:知道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需要导热时用热的良导体,不需要导热时用热的不良导体。科学态度目标1.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2.养成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意识。3.亲历使用探究时,愿意沟通交流。4.关注科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乐于进行科学的调查。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发现材料因为导热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2.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重点 1.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 难点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吗?热是怎样传递到这杯水的各个部分的?小结:酒精灯的火焰将自己的热量传递给石棉网。石棉网再将热量均匀传递给烧杯底部,烧杯底部获得热量,也能将热量继续传递。通过加热,受热点的水开始向上流动,并且将热量 带给周围的水。被加热的水上浮到水面,再在受热点旁边逐渐下降,形成多方面、立体的循环。最终导致整杯水都热起来了。板书课题 阅读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面有什么不同吗?在生活中,让热迅速地传给另一个物体是我们所希望的,比如用锅做饭时。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希望热还是慢慢传递比较好,比如手握锅柄时。不同情况对传热有不同的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我们能发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面也是不同的。 探索一:猜测不同材料的导热快慢 将不同材料的勺子(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等)插入热汤时,推测哪种勺子更烫手。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材料多种多样,它们的导热快慢也不一样。以我们吃饭的勺子为例,经常见到的有塑料勺、木勺和钢勺等。根据生活经验我们来猜测一下,哪种勺子的导热速度最快?探索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热性1.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实验材料:烧杯、热水、木勺、塑料勺、金属勺、蜡(或感温油墨)等。实验步骤:(1)准备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在三种勺子的勺柄中段涂上蜡(或感温油墨),晾干。(2)等三种勺子晾干后,分别用手摸一摸三种勺子,感受它们的冷热。(3)在烧杯中加入约100毫升开水。(4)将三种不同材质的勺子同时浸入水中。(5)观察勺柄上蜡(或感温油墨)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金属勺传热最快,塑料勺次之,木勺最慢。2.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