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49888

第3课 《绞丝旁与方字旁》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2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3课,绞丝旁与方字旁,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四年级下册书法《3绞丝旁与方字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绞丝旁与方字旁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能写好“经,绝、于、施"四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带有绞丝旁与方字旁的汉字的结构美感。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绞丝旁与方字旁》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了“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比一比、临习指导、知识链接”六部分,要求学生学会绞丝旁与方字旁的写法和写好相关的字。 2.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绞丝旁与方字旁的书写要领。 难点:观察、领悟有绞丝旁与方字旁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经、组、干、旃”四字,请学生说说这四个字是什么结构,它们的偏旁是什么。 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绞丝旁与方字旁》。 二、学习新知 1. 绞丝旁与方字旁的写法。 (1)找一找规律:绞丝旁与方字旁的书写规律。 展示“绞丝旁”与“方字旁”,找一找特点。 (2)看一看:教师示范绞丝旁与方字旁的书写边写边讲解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绞丝旁先写两个撇折,再写四个点,形态狭长,中间紧密。方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横折钩斜而长,钩正对上点,撇露起尖收。 (3)写一写:学生试写绞丝旁与方字旁,教师巡视指导。 (4)评一评:对学生书写的绞丝旁与方字旁进行点评。 (5)请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书上“我来动笔”板块中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2.自主练习。 (1)请学生观察“经、绢、干、旃”四字,说说书写这四字要注意些什么。 (2)教师示范书写这四个字边写边讲解这四个字的书写要点: “经”字左右等宽,上下齐平。绞丝旁下三点左低右高,与横画互为避让。 “绢”字左短右长,中间稍空。绞丝旁写得紧凑,右下“月”左竖细而右竖粗。 “于”字左宽右窄,字内空间均匀。方字旁上点居横右侧。 “旃”字左放右收,排列紧密。方字旁横和撤画向左伸。 这四个字整体要注意左右的宽窄比例关系。 (3)学生临写“经、绢、干、旃”四字。 (4)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绞丝旁与方字旁书写是否到位,左右比例是否适当。 (5)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习书法的兴趣。重点围绕学生是否把握了绞丝旁与方字旁书写要领进行点评。 三、范字临习 1.出示“绝、纳、施、于”四字,说书写这四字要注意些什么。 2.教师示范书写这四个字边写边讲解这四个字的书写要点。 “绝”字左窄右宽,左密右疏。绞丝旁下部三点由低渐高向右上斜,注意右上方“刀”与左边偏旁的穿插关系。 “纳”字左长右短,左窄右宽。左右两部的中心点位于一条平行线上。 “施”字左右等宽, 左右两部相互依靠。方字旁横和撇向左伸, 右部竖弯钩向右伸,双方取得势的平衡。整字最密处在字的右上角。 "于”字左宽右窄,左放右收。两部分离而不散。 3.学生书写四个范字,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注意学生对结构的安排是否恰当。 四、拓展延伸 1. 拓展训练。 出示“比一比”中四个例字,请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绞丝旁与方字旁的特点。 教师提示:同一个偏旁,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好了,同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2.通过“ 知识链接”,了解“精气神”的含义,丰富学生书法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绞丝旁与方字旁都呈纵式,与右边部件常为左右等宽或者左窄右宽,在实际书写中应根据字形特点加以把握。 3.清洁、整理学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