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51942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音乐知识)跳动的音符》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8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艺,二年级,音乐,下册,3课,(音乐知识)跳动的音符
  • cover
《跳动的音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音乐表现中的特点和作用,增强学生内在的音乐感受。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十六分节奏、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中所出现节奏 的内在审美感受,鼓励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进行创作性尝试。 二、重难点 重点:不同的节奏型(四分,八分,十六分,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 六) 难点:将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深入到实践创作等活动之中,并能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用具 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首先让学生们讨论什么是节奏,及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也可以说它是音乐的“进行”)骨架 2.音乐中不同的节奏型 (四分,八分,十六分,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表现的不同感受。) 四分:V 八分: 3.念,读节奏,找出每个节奏中不同的规律及特点。 4.演唱视唱,根据视唱读出节奏,用手拍打出节奏,最后演唱出来。 5.由学生分组自创节奏 同学们即兴发挥,根据日常用语和歌曲分别说出不同的节奏。每小组之间可以出题让对方回答。老师自己打节奏让学生回来节奏型。 六、教学反思 总之本课以音乐重要表现要素———节奏为主题进行展开的,节奏的创作及实践性练习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 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 发挥。当然,这些手段也不能解决音乐课的全部内容。 七、小结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