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53298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1 第9讲 期中复习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2372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学案,复习,期中,人教,必修
    第九讲、期中复习 知识导图 1 知识点一、质点 参考系 时间 位移 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也叫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 等运动形式。 2.质点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看 成质点。 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即物体做平动),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 此时物体通常可看作质点。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实际不存在。高中物理所讲的概念,很多都是模型,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 见思维方法。 3.参考系 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以及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要以其他物体作为标 准,即假定这些物体不动,则这些物体构成参考系。 ①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②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的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考系。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点。例如:第 1 秒末,第 3 秒初,18 点 20 分 15秒等等。在一个时刻,物体只能处于 某个位置或某种状态。 时间:时间轴上两时刻之间的间隔,用一段线段表示。例如:从第 1秒末到第 3秒末,第二秒内,一节课 45 分钟,等等。在一段时间内,物体可能发生一段位移或者改变状态。 5.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无视物体的运动路径,只考虑始末位置的距离和方向;路程无视方向,只考虑物体 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一般小于路程。 2 典例分析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做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BD 举一反三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解析】AD 2.小球从 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 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4m,3m B.3m,1m C.3m,2m D.4m,2m 【解析】D 知识点二、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Δx (2)定义式:v= . Δt (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 v0、a、Δt决定. (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Δx 2.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v =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 Δt 相同.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的数值一般大于平均速度的数值. 3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 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 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4.速度变化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定义式:Δv=v-v0. (3)决定因素:Δv由 v与 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 a与Δt决定. (4)方向:由Δv与 a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