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中国画———学画青蛙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四年级 授课日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反思 国画课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技能、技法的讲授。课堂一板一眼,过于死板、沉闷。二是有些老师对新教材理解的误区,用了很多种方法如探究、合作、讨论等,但是忽略了国画课中特有技法的传授。本课教学以体验式教学手段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在本课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主要教学方式为体验、观察、欣赏、探究。具体做法如下:注重运用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热情 我在导入环节中运用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热情。我在课间提前进入教室,课件循环播放歌曲《小青蛙》,学生自由跟唱跟跳,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活跃的气氛,学生在看看唱唱跳跳中不仅了解了青蛙的外形还认识到青蛙的动态特征。为本课的顺利学习进行了有效的铺垫。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国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用跟唱跳的方式让全体学生明确将要开始的课堂内容,师生共同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直接感受小青蛙的动态规律,学生在看,听,思中对动画片中的水墨小青蛙如何能动起来以及青蛙的特征及其生活的环境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期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课上的这一环节引人入胜,使用的素材与方式能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有助于整节课的实施。2、巧妙利用活动教具,解决本课重难点 我在课上利用拼摆活动教具,以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并动手拼摆青蛙的活动教具,寻找青蛙的动态规律。通过活动教具的拼摆,让学生们都动手操作参与进来,直观感受青蛙动态规律,巧妙有效地解决本课重难点。3、用歌谣的形式总结青蛙的特征 学生通过看动画片观察青蛙图片说出青蛙的外形特征,学生观察很仔细回答问题很踊跃,但是也有些没注意到的特征,最后教师用歌谣的形式总结青蛙的特点。歌谣的形式更贴切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轻松愉悦的掌握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化难为简成功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画出各种动态的青蛙是本科的难点,为了能在课堂中高效直观的解决这一难点,教师直接出示示范的各种动态的青蛙图片,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青蛙无论怎么动它的头和躯干都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靠四肢在运动。这种示范图片,直观快捷的让学生迅速发现关键点,化难为简解决本课难点。课上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图片都能很轻松的找出青蛙是靠四肢在运动。 5、赏析作品感悟笔墨情趣 这节课的另外一个知识点是画面情趣的表达。我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和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在欣赏、理解的同时感受一幅中国画应该具有的韵味,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人文精神,从中发掘人文内涵。经典的作品为学生构建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作业能看出,好多学生能够画出一定的故事情境,这与欣赏引领是密不可分的。6、引导学生自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中国画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笔墨游戏荷花》一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墨分五色,浓破淡的技法以及中锋侧锋的基本用笔方法。在本课我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看课本中青蛙的画法步骤图分小组进行自学,学生通过在组内有效的讨论并自己尝试动笔先画一只小青蛙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实践后,小组汇报青蛙的画法以及在画青蛙时遇到了那些困难,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掌握了那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可以略讲,那些是学生在实践后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