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八下第五单元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并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通过读图分析了解他们之间在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等方面的明显差异。(重、难点) 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各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重点)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有关图文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诗词(配乐)欣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学生在聆听中欣赏景观图: 从诗词导入,有效沟通了地理与语文学科间的联系。 承转过渡 上节课我们依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今天来认知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首先学习这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明显差异。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有 效 训 练 自 主 学 习 出示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图5.5: 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读上图说一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的大致位置、范围与主要地形。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数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流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年降水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气候 依据图文比较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主学习: 1.读图找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南岭。 2.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洞庭湖与鄱阳湖。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类型等均有明显差异。 合作探究: 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有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和大部。 地形有平原与高原 南方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形中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依据图文资料填写表格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 面积 20% 25% 人口 40% 55% 地形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 年降水量 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80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800㎜ 大 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信息及设计的表格问题,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列表对比,培养学生用比教法来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 承转过渡 这节课我们明确地学习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希望同学们多用心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并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点 拨 归 纳 合 作 探 究 南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差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与范围 面积与人口 地形与河湖 植被与气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