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598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反思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7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探究问题 1.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郭(guō) 粟(sù) 亲戚(qīng 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4)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5)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6)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7)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8)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9)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3.译读 1.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对抗赛。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 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 ①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③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不胜者 ④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⑤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 第一轮略 第二轮:①畔:畔通“叛”,背叛 。②城:内城;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